[實用新型]外齒式回轉支承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43341.1 | 申請日: | 2009-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483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05 |
| 發明(設計)人: | 尹富先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奧旋回轉支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19/16 | 分類號: | F16C19/16;F16C33/58;F16C33/66;F16B21/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維益專利事務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21301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齒式 回轉 支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回轉支承,尤其是一種外齒式回轉支承。
背景技術
回轉支承主要用于起重機械、工程機械、運輸機械、醫療機械、科研設備等,外齒式回轉支承也是其中常用的一種,回轉支承的滾道內安裝鋼球和隔離塊,為了回轉支承轉動靈活,滾道內需要注油,一般外齒式回轉支承的油孔橫向設置在內圈,加工比較復雜,有些場合因為安裝關系導致內圈被堵塞或沒有足夠的空間時,橫向注油變得非常困難,鋼球得不到很好的潤滑,回轉支承轉動時不夠靈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外齒式回轉支承,油孔的加工簡單,注油也更加方便,滾道內的鋼球得到更好的潤滑,回轉支承轉動輕盈靈活。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具有外圈、內圈、鋼球、隔離塊和密封條,外圈具有外滾道,內圈具有內滾道,外滾道與內滾道配合形成滾道,鋼球和隔離塊安裝在滾道內,外圈具有外圈安裝基面,所述的外圈開設有油孔,油孔具有縱孔和橫孔,縱孔開設在外圈安裝基面上,橫孔一端與縱孔接通,橫孔另一端與外滾道接通。
所述的外圈安裝基面上開設有外圈安裝孔,所述的縱孔頂端圓心與外圈安裝孔的頂端圓心在同一圓周上,油孔加工方便。
因為縱孔開設在外圈安裝基面上,從縱孔向內注油流入橫孔,橫孔與外滾道接通,油從橫孔流入滾道,潤滑滾道內的鋼球,當內圈沒有足夠的注油空間時,回轉支承仍然能夠方便的注油。
為了更方便的注油及保護油孔不受灰塵侵入,油孔不易堵塞,縱孔上還可安裝直通式壓注油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油孔具有縱孔和橫孔,縱孔開設在外圈安裝基面上,橫孔與外滾道接通,油孔的加工簡單,注油也更加方便,滾道內的鋼球得到更好的潤滑,回轉支承轉動輕盈靈活。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K向示意圖;
其中:1.外圈,2.內圈,3.鋼球,4.隔離塊,5.密封條,61.外滾道,62.內滾道,71.縱孔,72.橫孔,8.外圈安裝孔,9.外圈安裝基面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的外齒式回轉支承,具有外圈1、內圈2、鋼球3、隔離塊4和密封條5,外圈1具有外滾道61,內圈2具有內滾道62,外滾道61與內滾道62配合形成滾道,鋼球3和隔離塊4安裝在滾道內。
外圈1具有外齒圈,內圈2具有內圈安裝孔,內圈2一側設置有橫向的堵塞,與堵塞對應的豎向設有上小下大的圓錐銷孔,內圈安裝孔連同銷孔一起均勻分布在內圈2上,銷孔內塞有圓錐定位銷,定位銷固定住堵塞,堵塞不易滑出。
外圈1的上平面為外圈安裝基面9,外圈1開設有油孔,油孔具有縱孔71和橫孔72,縱孔71開設在外圈安裝基面9上,橫孔72一端與縱孔71接通,橫孔72另一端與外滾道61接通。
外圈安裝基面9上開設有不均分布的外圈安裝孔8,縱孔71頂端圓心與外圈安裝孔8的頂端圓心在同一圓周上,當內圈2沒有足夠的空間時,回轉支承仍然能夠方便的加工油孔及方便的注油。
外圈安裝基面9上開設有11個外圈安裝孔8,其中6個外圈安裝孔8的頂端圓心集中分布在頂角為50°的扇形圓弧上,其余5個分散分布在剩余的圓弧上,使回轉支承的一側能夠承受更大的傾翻力,更適合起重機械等工程機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奧旋回轉支承有限公司,未經常州奧旋回轉支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4334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發光均勻的照明裝置
- 下一篇:繩索鉆具的打撈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