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軟包裝鋰離子電池化成用回流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43062.5 | 申請日: | 2009-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661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吳麗軍;袁春剛;王青;韓偉;孫全;袁華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富朗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38 | 分類號: | H01M10/3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52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軟包裝 鋰離子電池 化成 回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制作軟包裝鋰離子電池的化成用回流裝置。
背景技術
電池化成就是通過一定的充放電制式將制作完的電池進行激活的過程。鋰離子電池在化成過程中會產生氣體,氣體必須及時去除,不然會影響電池的性能。軟包裝鋰離子電池是一種在硬殼(鋼殼、鋁殼)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型包裝鋰離子電池,但由于是軟包裝,所以不能采用硬殼鋰離子電池那樣的敞口化成方式。不管采用何種方式排氣,前提都是不能接觸任何水分,因為鋰離子電池的有機電解液和水易發生反應。目前軟包裝鋰離子電池的化成方法一般是氣囊式,即用鋁塑膜包裝電芯時,除完全包住電芯外,留有一部份鋁塑膜用于做氣囊,存儲化成過程中生成的氣體,化成結束后切除氣囊進行封裝。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浪費鋁塑膜,增加電池生產成本,電池容量越大,浪費越多,另外產生的氣體不能消除徹底,化成步驟繁瑣。要對氣囊式化成方法作出改進,關鍵在于要有先進適用的化成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氣囊式化成方法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化成用回流裝置,采用該裝置對軟包裝鋰離子電池進行化成,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電池化成效果和循環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軟包裝鋰離子電池化成用回流裝置,其改進之處是:主要由連接管、儲液瓶、自動控制閥、回流管和程控部分構成,所述連接管的兩端有接口,側向有接口,所述儲液瓶的上端口與連接管的側向接口相連通,所述自動控制閥設在儲液瓶的下端口,所述回流管設在自動控制閥下方。
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儲液瓶為4~10個,各儲液瓶并聯在連接管上;各儲液瓶大小一致,其下端口位置等高,且下端口位置高于回流管下端20~120cm;所述自動控制閥內設有與程控部分相連接的內觸頭。
該回流裝置工作時,連接管的兩端接口分別與真空泵和惰性氣體儲存器相連接,回流管的下端口與電池的鋁塑膜包裝后留有的注液管相連接。充放電過程中,啟動真空泵對鋁塑膜內腔抽真空,表壓真空度一般為0.05~0.06MPa,充放電結束后關閉真空泵,利用惰性氣體將抽至儲液瓶內的部分電解液回壓,由自動控制閥控制回壓量。該裝置可利用共同的真空泵和惰性氣體儲存器,同時對多個電池進行化成,分別對各個電池控制回壓量,確保回壓時氣體不進入電池內部,該裝置可重復使用。采用該裝置對軟包裝鋰離子電池化成,能節省材料(鋁塑膜不需要留氣囊),簡化工藝,降低生產成本,而且按設定程序抽真空和回壓電解液,使電池內氣體排除徹底,提高電池化成效果,延長電池循環壽命。
附圖說明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五只儲液瓶3的上端口并聯在連接管5的側向接口上,連接管5的兩端接口4和6分別用以連接真空泵和惰性氣體儲存器,儲液瓶3的底部設有內設內觸頭的自動控制閥2,自動控制閥下方連接回流管1,各儲液瓶大小一致,下端口等高,下端口位置高于回流管下端口80cm,所述真空泵和惰性氣體儲存器的閥門及自動控制閥和內觸頭均與程控部分連接,按設定程序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富朗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富朗特新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4306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聚光光伏發電裝置
- 下一篇:一種浮選捕收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