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鑄造下線產品的轉換輸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041447.8 | 申請日: | 2009-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552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章新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勤美達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29/04 | 分類號: | B22D29/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薛伯奇 |
| 地址: | 21501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鑄造 下線 產品 轉換 輸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鑄件產品通過直線式振動臺車轉換,實現自動控制輸送到拋丸機進行表面清理的設備,屬于鑄造領域。
背景技術
鑄造業的生產線上經常需要將下線的鑄件產品輸送至拋丸機設備中,以進行鑄件表面的進一步清理,傳統的操作方法是通過人力運送的,即憑借人工搬運將鑄件產品拾取、投入到拋丸機中。由于剛下線的鑄件產品表明溫度高達200-300度,作業環境比較惡劣,對參與運送的人員安全構成了威脅,而且勞動強度大,對人員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增加了運行成本,但工作效率相對低,經常出現下線的鑄件產品堆積,但拋丸機處于待機的狀態。而且因鑄件未完全冷固,如果運送人員搬運不當極易造成鑄件產品碰撞損傷,影響產品的品質。
業內迫切希望通過一定裝置的轉換,將下線生產的產品自動輸送到拋丸機中,進行后續拋丸機對鑄件表面的清理,減少下線產品因人工搬運方式不當所造成鑄件的碰傷,同時減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鑄造下線產品的轉換輸送裝置,實現鑄件產品自動輸送到拋丸機進行表面清理,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人力強度和成本。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鑄造下線產品的轉換輸送裝置,實現自動進入到拋丸機進行表面清理裝置,包括:振動輸送機構部分和振動行走機構部分,振動輸送機構部分安裝在振動行走機構部分上面。
前述鑄造下線產品的轉換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輸送機構部分包括振動電機、振動槽體,所述振動行走機構部分包括氣缸、滾輪、軌道、滾輪支架、立柱、減震球,在所述滾輪支架的上方設置立柱,立柱上方安裝減震球,減震球上方安裝振動槽體,振動槽體的底部安裝振動電機,滾輪支架的下方設有軌道。滾輪安裝在滾輪支架上,氣缸安裝在滾輪的后部,氣缸作直線式前進和后退運動并通過滾輪傳動實現轉換輸送裝置的前后行走。
前述鑄造下線產品的轉換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通過橫梁支架固定在滾輪支架上。
前述鑄造下線產品的轉換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球通過減震球支架固定在立柱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能夠及時將生產線上的產品實現自動輸送進入到拋丸機進行鑄件表面處理,避免了原人工搬運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同時降低了原人工搬運產生的鑄件產品碰傷的不良,確保下線產品的品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轉換輸送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沿A-A線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振動輸送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沿B-B線的剖視圖;
圖5為圖3沿C-C線的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振動行走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沿D-D線的剖視圖;
圖8為氣缸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氣缸氣動控制原理圖;
圖10為設備電氣控制原理圖;
圖11為電柜面板元件布置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8所示,一種鑄造下線產品的轉換輸送裝置,包括:振動輸送機構部分和振動行走機構部分,振動輸送機構部分安裝在振動行走機構部分上面,所述振動輸送機構部分包括振動電機1、振動槽體2,所述振動行走機構部分包括氣缸3、滾輪4、軌道5、滾輪支架6、橫梁支架7、立柱8、減震球支架9、減震球10,在所述滾輪支架6的上方設置立柱8,并通過橫梁支架7固定,立柱8上方安裝減震球10,該減震球10通過減震球支架9固定,減震球10上方安裝振動槽體2,振動槽體2的底部安裝振動電機1,滾輪支架的下方設有軌道5。滾輪安裝在滾輪支架上,通過滾輪螺絲(4A)固定。氣缸3安裝在滾輪的后部,氣缸作直線式前進和后退運動并通過滾輪4傳動實現轉換輸送裝置的前后行走。圖9為氣缸氣動控制原理圖,氣缸氣動控制元件如下:壓縮空氣安裝到總球閥21的進氣端,同時出氣端口連接到氣水分離器22、氣水分離器將壓縮空氣的渣物和水氣過濾排出,干凈的壓縮空氣進入到調壓閥23進行壓力調整,保證調整之后的工作壓力在4bar左右,壓力表24可顯示出調整之后的壓力,換向閥后退位25和換向閥前進位26通過電氣系統的控制,使得調整之后的壓縮空氣壓力進入到節流閥27、28,節流閥作用控制氣缸前進和后退的速度,通過快速排氣閥29、30會將多余在氣缸的余氣排出,消音器31作用功能是對排出的余氣降低噪音,整套氣動控制元件是保證氣缸32平穩的做前后運動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勤美達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勤美達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4144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光纖適配器的金屬接頭座
- 下一篇:沼氣池試壓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