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爐渣口套保護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40245.1 | 申請日: | 2009-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06437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17 |
| 發明(設計)人: | 陶中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B7/14 | 分類號: | C21B7/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東良風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張勁風 |
| 地址: | 210039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爐渣 保護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高爐渣口套保護裝置,對渣口套起冷卻保護作用。
背景技術
中、小型煉鐵高爐通常在爐缸設置1~2個渣口,以便定期排放爐渣,為礦石被還原下降提供空間,加快爐料下降速度,提高冶煉強度,提高生鐵產量。實際生產中,由于原燃料質量變差、外圍設備故障、造渣制度不合理、爐溫過低或過高、爐況波動甚至失常等原因,容易導致爐渣與鐵水分離效果變差,渣口排渣時,渣中夾帶鐵水,排出的爐渣直接與渣口三套、二套和大套的冷面接觸,容易燒壞渣口小套及其冷卻水管,嚴重時燒壞渣口三套、二套、大套甚至爐皮,導致高爐休風處理時間長,產量損失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很好保護渣口的高爐渣口套的保護裝置,主要解決爐渣流動性及渣鐵分離差時,排渣時高溫液態爐渣帶鐵燒壞渣口各套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高爐渣口套保護裝置,由兩半弧形拼接而成套筒,所述套筒為無縫鋼管束焊接而成蛇形管束,套筒內壁形狀與渣口小套外表面相匹配,蛇形管束中間引出兩根進水管,蛇形管束半弧形兩端引出兩根出水管,進水管和出水管均接活接頭。在蛇形管束半弧形兩端安裝圓鋼把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保護裝置安裝好后,避免了排放的爐渣直接與渣口三套、二套及大套的冷面直接接觸,有效預防了排渣時發生燒壞渣口三套、二套、大套甚至爐皮的機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截面圖
圖中:1-圓鋼把手,2-底端,3-進水管,4-出水管,5-蛇形管束,6-活接頭,7-渣口小套,8-渣口三套,9-渣口二套,10-渣口大套,11-爐皮。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一種高爐渣口套保護裝置,由兩半弧形拼接而成套筒,所述套筒為無縫鋼管束焊接而成蛇形管束,套筒內壁形狀與渣口小套外表面相匹配,蛇形管束中間引出兩根進水管3,蛇形管束半弧形兩端引出兩根出水管4,進水管和出水管均接活接頭6。在蛇形管束半弧形兩端安裝圓鋼把手1。
使用時,用手攥緊圓鋼1將保護裝置朝底端2方向推,并與渣口小套7的外端面緊靠、平放。從進水管3通入冷卻水,對無縫鋼管焊接成的蛇形管束5進行冷卻保護,冷卻后的出水經出水管4排出,引入排水槽,進出水管聯接均采用活接頭6。保護裝置外弧周圍的空隙用碎渣填實夯緊,防止液態爐渣從接觸面滲漏到渣口三套8、渣口二套9、渣口大套10的冷面和爐皮11上,燒壞渣口三套、二套和大套及爐皮。使用該裝置,燒壞渣口套造成的休風率和產量損失將大幅度降低,提高了生產率,本裝置對渣口各套的保護作用十分顯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4024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