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纜除冰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38054.1 | 申請日: | 2009-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6013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09 |
| 發明(設計)人: | 范元勛;梁醫;馬園;蔣清山;張穎;陳飛;顧玉祁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G7/16 | 分類號: | H02G7/16;H02G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 代理人: | 朱顯國 |
| 地址: | 210094***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纜 除冰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機械除冰裝置,特別是一種電纜除冰器。
背景技術
針對除去電纜上的積雪和冰塊,采用交流或直流融冰法也是一種目前廣受討論的方案。其是利用強電流下電纜發熱的原理來融化冰雪的。在我國此次遭受的特大雪災中,有一些地方是采納了該方案。
此外,加拿大魁北克水電公司申請了一種用于電纜除冰的除冰裝置。該除冰裝置包括一對導線,連接到電纜上并且沿電纜成螺旋形纏繞。導線在一端連接到一個在導線之內產生電磁脈沖的脈沖發生裝置,并且在另一端連接在一起。依靠導線中電磁脈沖的通路,在導線之間產生推斥力,該推斥力振動導線并且震碎可能附著在電纜上的冰。
可見,在高壓電纜故障檢測方面的機器人領域,機器人制造以及控制部分都相當復雜,且其本體過于龐大和沉重,由于這種巡線機器人只能用自備電源,過大的本體必然加大了能源的消耗;而利用振動原理或發熱原理來除冰的裝置,則單位面積所花費的成本是極其昂貴的;現在提出在輸電線上涂上防覆冰涂料的想法,理想的涂料要求理應具有良好的光學選擇性、穩定性、耐侯性、防冰除冰性,但由于目前尚未研究出這種理想的涂料,此項技術處于概念、實驗研發階段。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除冰效果好的電纜除冰器。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電纜除冰器,包括前導輪、后導輪、第一、第二豎板、第一、第二彈性支撐座、T形底板、銑刀片、左、右主刀盤、第一、第二電機、第一、第二豎板分別安裝在T形底板豎端的前后兩端,第一、第二彈性支承座分別安裝在T形底板橫端的左右兩端,中間軸安裝在第一、第二豎板之間,中間軸上安裝有第一、第二同步帶輪,第三同步帶輪與固定在T形底板中部的第一電機的電機軸連接,第二、第三同步帶輪與第一同步帶連接,第四同步帶輪通過前導輪軸被安裝在中間軸的前端,第一、第四同步帶輪與第二同步帶連接,安裝于前導輪軸上的前導輪的左右兩側設有左、右主刀盤,左、右主刀盤上都設有由主刀片組成的刀片組,主刀片由轉銷鉸接在主刀盤上,主刀片在與其正常切削方向相反的一側安裝有限位銷,第五、第六同步帶輪分別安裝于左右主刀盤的外側,銑刀片固定于銑刀軸上位于前導輪的正前方,分別設置于銑刀片的左右兩側的第七、第八同步帶輪,分別通過第三、第四同步帶與第五、第六同步帶輪連接,后導輪通過后導輪軸被安裝在中間軸的后側,第二電機被安裝在后導輪軸的右側,左、右支撐板與中間軸、前導輪軸、后導輪軸、銑刀軸的兩端連接,以確定各軸之間的相對位置。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該電纜除冰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易于生產加工,實現了機械化除冰,節省了能源,具有很好的市場推廣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纜除冰器的右側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電纜除冰器的左側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電纜除冰器的主刀盤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理工大學,未經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3805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電池供電數碼相框
- 下一篇:睡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