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太陽能綜合利用和建筑一體化的新秦磚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037588.2 | 申請日: | 2009-0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62919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16 |
| 發明(設計)人: | 徐誦舜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誦舜 |
| 主分類號: | E04D13/18 | 分類號: | E04D13/18;H02J7/00;F24J2/4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姚姣陽 |
| 地址: | 211112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太陽能 綜合利用 建筑 一體化 新秦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構件,具體的說是太陽能綜合利用和建筑一體化的新秦磚。
背景技術
秦磚是常用的一種建筑構件,千余年來僅僅是被用來承受重量、分割建筑空間、防水、隔熱、抗風、御寒等作用。近年來隨著建筑業的快速發展,以及為了保護耕田和環境的原因,鋼鐵構件、玻璃幕墻正迅速的取代了普通的墻磚,但因價格昂貴,從而增加了建筑的成本,而且在夏天降溫和冬天保暖上往往不能同時兼顧,更談不上具有綜合利用太陽能的功能。
太陽能光伏發電是一種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但由于太陽能電池價格昂貴,阻礙了它大規模取代常規能源來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提供能源。為此,世界各國都在探索降低成本的技術和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一,從太陽電池本身著手,采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二,從光伏發電池系統著手,提高入射到太陽電池單位面積上的太陽輻射密度,用最少的面積獲取盡可能多的電能,提高光電轉換效率;三,采用跟蹤太陽的技術。其中提高光電轉換效率的主要難度在于:隨著太陽能輻照強度增加,光電池表面工作溫度同步增加,電池開路電壓降低,光電轉換效率降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出一種既有防水、保溫、隔熱的作用,又具有全年利用太陽能為住戶提供電能和熱能的一體化建筑構件——太陽能綜合利用和建筑一體化的新秦磚。
本實用新型解決以上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太陽能綜合利用和建筑一體化的新秦磚,包括非對稱復合拋物面聚光器(ACPC)和硅光電池組件,硅光電池組件設在非對稱復合拋物面聚光器(ACPC)的底部,硅光電池組件與蓄電池相連接,在硅光電池組件的一側設有非對稱復合拋物面聚光器(ACPC),在硅光電池組件的下方設有熱交換管,或在相鄰的非對稱復合拋物面聚光器(ACPC)之間設有熱交換腔。
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綜合利用和建筑一體化的新秦磚,非對稱復合拋物面聚光器(ACPC)的聚光比接大于4,非對稱復合拋物面聚光器(ACPC)的收集角為47度~90度。熱交換管的周邊設有保溫材料。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綜合利用和建筑一體化的新秦磚無需跟蹤太陽,但可根據不同使用地點的地理緯度,適當調整非對稱新秦磚聚光器的硅面傾角。全年利用太陽能實現光電、光熱同步同體轉換,在解決建筑立面的防水、隔熱、抗風、御寒及飾面問題的同時提供熱源和電源,把建筑立面和新能源利用結成一體,以達到節材,節能和環保的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綜合利用和建筑一體化的新秦磚利用非對稱復合拋物面聚光器(ACPC),增加硅光電池組件的幅照強度,并通過熱交換管內流動的冷卻介質對硅光電池組件表面冷卻降溫,既成倍提高硅光電池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又使太陽的熱能得到有效利用,實現了光電光熱同步的轉換。本實用新型可代替墻磚、砌塊、外墻飾面,應用于新型玻璃幕墻及建筑墻體東、西、南立面上,實現了住宅建筑利用太陽能同步同體供電供熱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結構如圖1所示,太陽能綜合利用和建筑一體化的新秦磚,由多個非對稱復合拋物面聚光器(ACPC)1組成,每一個非對稱復合拋物面聚光器(ACPC)1的底面都設有硅光電池組件2,非對稱復合拋物面聚光器(ACPC)的聚光比接近于5,非對稱復合拋物面聚光器(ACPC)1的收集角是62度。硅光電池組件2由硅光電池單體串聯或并聯組成,并加以封裝成組件,其帶有連接導線,用于連接蓄電池等來提供電能。在硅光電池組件2下方設有熱交換管3,熱交換管3的一端與儲熱器相連,熱交換管3內部流動的冷卻介質可以是水或空氣,熱交換管3的另一端通過水泵或風機再與儲熱器相連,形成冷卻介質循環流動的回路。在熱交換管3的周邊設有保溫材料4,起到保溫作用。
非對稱復合拋物面聚光器(ACPC)1的鏡面可以用玻璃、玻璃鋼或工程塑料、金屬板材等材料加工成形,然后真空鍍鋁或粘貼上鍍鋁聚酯薄膜形成反光鏡面(金屬板材可直接拋光鏡面或電鍍),將入射光線反射聚集在硅光電池組件2上。反光膜處在鏡子正面且硅光電池組件2處在玻璃焦平面的上面,則為外置型新秦磚。內置新秦磚指墻面由透明材料制成。若反光膜處在鏡子背面,且硅光電池組件處在玻璃焦平面的下面,則為內置型新秦磚。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的結構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本實施例在兩個相鄰的非對稱復合拋物面聚光器1之間設有熱交換腔5,熱交換腔5內的冷卻介質是流動的空氣。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它實施方式,凡采用同等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誦舜,未經徐誦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3758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爐煤氣負壓蓄熱燃燒器
- 下一篇:一種影像測量儀用自動跟隨輪廓光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