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膠管風筒的雙葉輪通風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32066.3 | 申請日: | 2009-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96183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03 |
| 發明(設計)人: | 朱梓瑜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梓瑜 |
| 主分類號: | E21F1/08 | 分類號: | E21F1/08;E21F1/00;E21F1/04 |
| 代理公司: | 蘭州中科華西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英荷 |
| 地址: | 730900甘肅省白銀市***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膠管 葉輪 通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礦山設備領域,涉及一種礦井通風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帶膠管風筒的雙葉輪通風裝置。
背景技術
在礦井開拓時期,常常會遇到長距離單項掘進工程,某些單項掘進距離長達2~3KM,能否順利實施長距離的單項掘進,往往取決于如何有效的解決單項工作面的通風問題。目前,可行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1)采用局扇串聯進行通風
多臺局扇串聯,能夠解決在沒有高風壓局扇的情況下長距離掘進的通風問題。按局扇的布置不同,可分為集中串聯和間隔串聯兩種形式。由于集中串聯存在漏風大,間隔串聯又存在污風循環的缺點,在一般情況下盡量少采用局扇串聯通風,應力求提高風筒制造和安裝的質量。
(2)利用鉆孔和局扇配合通風
當掘進距地表較近的長巷時,可借助鉆孔形成自然壓差或機械進行通風。新鮮風流由巷道進入,污風由鉆孔排除地面。
(3)利用風幛與局扇配合通風
在長距離、大斷面巷道掘進時,為提高工作面的通風強度,可采用磚風幛與局扇配合通風。為防止循環風流,局扇應安置在炮煙、油煙、粉塵拋擲區外,局扇和風幛末端的距離應小于10米。
綜上所述,長距離單巷掘進過程中通風的困難在于風筒長、風阻大、漏風大,導致通風時間太長,影響掘進速度。因此,有效的降低風筒阻力,減少漏風,是實現長距離單巷掘進的重要措施。
為了有效的降低風筒阻力,減少漏風,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剛性風筒,但由于剛性風筒大多采用鐵皮制成,拆卸和搬用都十分困難,且體積較大、易腐蝕。近年來,隨著新材料技術的突飛猛進,采用膠管風筒替代剛性風筒成為一種可能的選擇。
自然通風是通過進風口與出風口地形的高差,造成的重力差,從而形成的風流。而機械通風則是由扇風機的作用而形成的風流。采用膠管風筒后,我們可以利用膠管所具有的剛性造成事實的地形高差,形成自然通風方式,同時,再輔以扇風機,形成自然——機械聯合通風方式。這種方式的最大優點在于在保持礦井風壓和風量不變的情況下,降低扇風機的電機功率,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
炮煙、油煙、粉塵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步同巷道中的空氣融合,從而降低巷道中的氧氣含量,造成空氣的污染。如果我們提高通風機的效率,盡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將炮煙、油煙、粉塵排出,減少炮煙、油煙、粉塵與空氣的融合,必將大大的提高通風的效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風阻小,漏風少,成本低,通風效率高的帶膠管風筒的雙葉輪通風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帶膠管風筒的雙葉輪通風裝置,包括機殼和機殼內的電機,在電機軸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等速對旋的風扇葉輪;在機殼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膠管風筒。
為了確保風扇葉輪的等速對旋,所述電機軸兩端的風扇葉輪間距離的為風扇葉輪直徑的2/3~3/4。兩個風扇葉輪通過電機軸實現同軸輸出,從而達到等速對旋。
為了實現風流的順利通過以及防止葉輪對機殼的傷害,所述風扇葉輪與機殼之間的徑向間隙應當保持在10~15毫米。
所述膠管風筒為壁厚4~5毫米的PVC管或PPR管。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工作時,電機經傳動裝置帶動風扇葉輪在機殼中旋轉,外部的空氣在大氣壓力作用下,通過膠管風筒源源不斷的從吸風口沿轉動軸流入風扇葉輪,轉動的葉輪使流入的空氣獲得能量,促使另一風扇葉輪加速,從而使空氣迅速排入大氣,提高了礦井的通風效率。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采用雙葉輪、雙風筒機械通風方式,在保持礦井風壓和風量不變的情況下,降低扇風機的電機功率,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
2、本實用新型采用利用膠管所具有的剛性造成事實的地形高差,形成自然通風方式,風阻小,漏風少,同時,再輔以扇風機,形成自然——機械聯合通風方式,進一步降低扇風機的電機功率,提高了通分效率,減少了炮煙、油煙、粉塵與空氣的融合時間,通風時間得以大大縮短。
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操作方便,質量輕,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帶膠管風筒的雙葉輪通風裝置,包括機殼1和機殼內的電機2,其中機殼的兩端分別安裝有膠管風筒4;電機2的軸的兩端安裝有等速對旋的風扇葉輪3。風扇葉輪3的直徑為180毫米,電機軸兩端的風扇葉輪3間的距離為130毫米,風扇葉輪3與機殼1之間的徑向間隙為10~15毫米。所述膠管風筒4為壁厚4毫米的PVC管。
工作時,開動電機,電機經傳動裝置帶動風扇葉輪在機殼中旋轉,外部的空氣在大氣壓力作用下,通過膠管風筒源源不斷的從吸風口沿轉動軸流入風扇葉輪,轉動的葉輪使流入的空氣獲得能量,促使另一風扇葉輪加速,從而使空氣迅速排入大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梓瑜,未經朱梓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320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自補償變壓器
- 下一篇:一種套管井及電力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