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重力式救生艇釋放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031575.4 | 申請日: | 2009-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426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周見為;柳振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23/00 | 分類號: | B63B23/00 |
| 代理公司: | 山東濟南齊魯科技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丁美和 |
| 地址: | 266520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重力 救生艇 釋放 機構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為船舶和海洋平臺所配備的、安裝在供船員應急逃生和日常訓練使用的救生艇上的、連接救生艇與救生艇降放裝置的設備,具體說是一種重力式救生艇釋放機構。
二、背景技術
按照《國際救生設備規則(LSA)》及IMO設計設備分委會(DE)52修正草案,要求重力式救生艇釋放機構的釋放軸在其從鎖閉位置轉動45度內都能保持艇鉤鎖閉,艇鉤不應轉動,且釋放機構艇鉤的載荷不應導致與艇鉤尾部配合的釋放軸產生轉動的趨向。
目前,重力式救生艇釋放機構的放大臂與釋放軸大多采用平面對平面的鎖閉方式,這種鎖閉方式在其設計上無法從根本上保證釋放軸轉動45度內仍能保持與放大臂的鎖閉狀態,而使艇鉤保持鎖閉,且艇鉤的載荷有使釋放軸產生轉動的趨勢,從而易導致艇鉤打開,可能對救生艇和人員造成安全隱患。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解決上述技術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種結構改進了的重力式救生艇釋放機構,以實現在釋放軸轉動45度內的過程中釋放機構的艇鉤始終處于鎖閉狀態,保證船員在使用救生艇應急逃生和日常訓練時的絕對安全。
本實用新型目的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該種重力式救生艇釋放機構,連接在救生艇與救生艇降放裝置之間,艇鉤1懸掛于降放裝置的吊攀上,架體3是由兩塊相同形狀的不銹鋼板通過數個緊固螺栓4連接組成,固定在救生艇上,艇鉤1在組成架體的兩塊不銹鋼板中間,與架體3通過艇鉤軸2連接,艇鉤1可繞艇鉤軸2轉動,放大臂5通過放大臂軸6連接在組成架體的兩塊不銹鋼板中間,角度從動臂7固定在放大臂軸6上,推拉軟軸8與U形夾11連接,U形夾11通過銷軸與拐形的釋放桿10一端連接,釋放桿10中間折彎處與釋放桿轉軸12連接,釋放桿10的鋼套上焊接有壓桿9,其特征在于在架體3上開有以釋放桿轉軸12為圓心的一段圓弧槽31,圓弧槽內裝有釋放軸14,釋放軸14穿過架體3及安裝在架體中間的釋放套13,一端與釋放桿10連接,另一端與連接套15連接,釋放套13能以釋放軸14為軸轉動,釋放軸14能以釋放桿轉軸12為固定軸在架體3上的圓弧槽31內移動。
在架體3上和艇鉤1上的對應位置開有圓孔,圓孔內插入安全銷16,防止在回收和存放救生艇時艇鉤1意外打開,確保安全。
本實用新型優點是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重力式救生艇釋放機構,連接救生艇與救生艇降放裝置,在拉動推拉軟軸8帶動釋放軸14轉動0~45度的范圍內,艇鉤1始終處于鎖閉狀態,從而保證救生艇不會脫離降放裝置,確保安全可靠,能保證船員在使用救生艇應急逃生和日常訓練時的絕對安全。
四、附圖說明
圖1是重力式救生艇釋放機構處于鎖閉狀態示意圖,
圖2是重力式救生艇釋放機構處于鎖閉狀態A-A剖面示意圖,
圖3是重力式救生艇釋放機構處于鎖閉狀態B-B剖面示意圖,
圖4是重力式救生艇釋放機構當釋放軸轉動45度時仍處于鎖閉狀態示意圖,
圖5是重力式救生艇釋放機構完全釋放狀態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說明,圖1中,艇鉤1懸掛于降放裝置的吊攀上,架體3是由兩塊形狀相同的不銹鋼板通過數個螺栓4連接組成,架體3固定在救生艇上。艇鉤1和放大臂5在架體3的兩塊鋼板中間,艇鉤1與架體3通過艇鉤軸2連接,艇鉤1可繞艇鉤軸2轉動。放大臂5與架體3通過放大臂軸6連接,角度從動臂7固定在放大臂軸6上。推拉軟軸8與U形夾11連接,U形夾11通過銷軸與釋放桿10連接,釋放桿10與釋放桿轉軸12連接,釋放桿10的鋼套外側上焊接有壓桿9,在架體3上開有以釋放桿轉軸12為圓心的一段圓弧槽,圓弧槽內裝有釋放軸14,釋放軸14的一端與釋放桿10連接,架體3的兩塊板之間有釋放套13,釋放軸14穿過架體3和釋放套13,釋放套13在釋放軸14處可轉動,連接套15與釋放軸14的另一端相連接,釋放軸14能以釋放桿轉軸12為固定軸在圓弧槽31內移動。圖2、圖3表示其結構。在架體3上和艇鉤1上相對應的位置開有圓孔,安全銷16可插入圓孔內,防止在回收和存放救生艇時艇鉤1意外打開。
在船員應急逃生或日常訓練時,首先撥下安全銷16,向下拉動推拉軟軸8時,推拉軟軸8與相連的U形夾11帶動釋放桿10和釋放桿轉軸12轉動,釋放桿10同時帶動釋放軸14、釋放套13、連接套15沿圓弧槽內移動并帶動壓桿9轉動,釋放軸14上的釋放套13在轉動45度前的過程中始終托住放大臂5頂部,使其無法轉動,放大臂5中部同時擋住艇鉤1尾部,因此,艇鉤1始終處于鎖閉狀態,如圖4所示。當釋放桿10及釋放軸14、釋放套13轉過45度后,釋放套13與放大臂5頂部脫離,此時,在艇鉤1有負荷的情況下,艇鉤1逆時針轉動,艇鉤1尾部的作用力作用在放大臂5中部,促使放大臂5帶動放大臂軸6順時針轉動,同時艇鉤1繞艇鉤軸2逆時針轉動,艇鉤1尾部與放大臂5中部脫離,不再給放大臂5作用力時,釋放桿10帶動壓桿9轉動,壓桿9與角度從動臂7相碰,帶動角度從動臂7順時針轉動,角度從動臂7帶動放大臂軸6和放大臂5轉動,至放大臂5完全脫開艇鉤1,從而使艇鉤1處于自由狀態,繼續繞艇鉤軸2逆時針轉動,艇鉤1從降放裝置吊攀中脫開,救生艇可脫離開降放裝置,如圖5所示。當艇鉤1回位后,釋放推拉軟軸8,放大臂5依靠自身重力回位,此時,向上推動推拉軟軸8,帶動釋放桿10及釋放軸14,釋放套13、壓桿9、角度從動臂7回到初始狀態,鎖閉艇鉤1,從而將救生艇鎖閉在降放裝置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3157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