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機械時鐘機芯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31413.0 | 申請日: | 2009-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892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能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能強 |
| 主分類號: | G04B1/00 | 分類號: | G04B1/00 |
| 代理公司: | 煙臺信合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7102 | 代理人: | 董尚鳳 |
| 地址: | 264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械 時鐘 機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時鐘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裝配落地鐘的機械時鐘機芯。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各種型號的機械時鐘,包括座鐘、掛鐘、落地鐘,其用于計時功能的機芯基本上都是用發條作為動力,機械式結構的齒輪傳動輪系安裝在前、后夾板之間,中心輪位于整個機芯中心位置,中心軸為分軸并安裝有分針,中心軸上的中心輪通過過輪組件與時輪相嚙合,時輪固定安裝在時針軸上,時針軸活動套裝在中心軸上,時針軸的端部安裝有時針,構成整個機芯時鐘機芯的動力傳遞系統,時、分針同軸安裝同一鐘盤的現有模式已成為傳統的設計結構特點,而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多的是在這種基礎上精心地研究各種型號的機械時鐘的外觀設計,追求不同的花色品種,以滿足社會對機械時鐘的需求。而如何改進現有機械時鐘機芯的內在結構、突破本技術領域中傳統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模式,給社會提供現有顯示時間功能的同時,提供給人們一種新的設計理念和藝術的享受,這也是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新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改進背景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設計構思新穎,方案簡單可靠,打破了傳統的設計模式,實現了時、分、秒三針分別設置、分別顯示的機械時鐘機芯。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由如下技術方案的實施而得以實現的,一種機械時鐘機芯,它是由前、后夾板,活動安裝在夾板之間的齒輪傳動輪系,擒縱輪系、針軸及時、分針所構成,其特殊之處是所述的機械時鐘機芯包括時針軸活動安裝在與分針軸異軸的前夾板上,固裝在時輪軸上的時輪片通過過輪組件與固裝在分針軸上的分輪嚙合連接。
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積極的效果和較突出的特點:其一是本實用新型采取將時針軸與分針軸異軸安裝的方式活動安裝在前夾板上,時輪片通過過輪組件與固裝在分針軸上的分輪嚙合連接的技術方案,將時、分針直接分開,實現了各自獨立運轉,各自顯示時間的功能和作用,這與背景技術相比,雖然技術方案簡單,但卻是簡單可靠、具有設計構思新穎,打破了傳統的設計模式的約束,使本實用新型具有積極地進步。其二是本實用新型還采取延長擒縱軸的長度并在其伸出前夾板的軸端部安裝上秒針的技術方案,通過該方案的實施直接改變了背景技術中多年來一直只有時、分針,而無秒針的歷史,使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不僅具有時、分、秒三針分別設置、分別顯示的特點,而且對于機械時鐘這一技術領域而言,該技術方案的實施具有突破性的改進,為機械時鐘機芯這一傳統的產品進一步發展其應有的作用找到了一條途徑;做到動中有靜,給人們以動靜相結合的動感和藝術的享受,這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較突出的特點。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一種機械時鐘機芯的結構由如下附圖給出。
圖1為現有技術中所記載的機械時鐘機芯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機械時鐘機芯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號標記為:1-前夾板、2-后夾板、3-頭輪組件、4-二輪組件、5-中心輪(分輪)組件、6-四輪組件、7-擒縱輪組件、7.1-擒縱軸、7.2-擒縱輪片、7.3擒縱輪、8-擒縱叉組件、9-過輪組件、10-時輪組件、10.1-時輪軸、10.2-時輪片、10.3-時輪小夾板、11-時針、12-分針、13-秒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一種機械時鐘機芯的具體結構細節和安裝使用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能強,未經李能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3141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摩托車轉向限位桿與前斜管組合
- 下一篇:噴墨打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