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油管連接式防掉緩沖安全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30305.1 | 申請日: | 2009-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262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黃輝才;曹長龍;劉玉國;于昭東;李臨華;沈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藝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21B17/10 | 分類號: | E21B17/10;E21B7/04 |
| 代理公司: | 東營雙橋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李夫壽 |
| 地址: | 2570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管 連接 式防掉 緩沖 安全裝置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開采井下工具,特別涉及一種應用于井下管柱的油管連接式防掉緩沖安全裝置。
二、背景技術
石油開采中,大斜度定向井和水平井完井套管一般采用懸掛尾管完井方式,這種管柱結構,存在著如下缺點或不足:①在生產管柱起下作業過程中,當螺絲等小物件掉井時容易掉進尾管內,導致尾管內措施作業受阻,打撈此類井下落物難度大,成功率低。②發生管柱脫落事故時,尾管懸掛器極易受損,甚至造成大修作業或報廢等重大事故。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油管連接式防掉緩沖安全裝置,采用本實用新型連接于采油管柱底部的方式,既可兜攬小件落物,避免其掉進尾管內,又可對井下管柱起緩沖保護作用,有效地克服或避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或不足。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油管連接式防掉緩沖安全裝置,包括上接頭、中心管、兜物筐、花盤和緩沖機構。所述中心管一端與上接頭相連接,另一端與緩沖機構相連接,兜物筐安裝于中心管外,其下部與緩沖機構相固定,花盤安裝于中心管內下部。
其中,所述緩沖機構包括與中心管下端相連接的連接管、兜物筐下端與連接管相固定的剪斷銷釘、順次安裝于連接管下部及兜物筐底部的軟金屬環和彈性緩沖墊。所述連接管為上部設有上下外臺肩,下端設有底部臺肩的管狀結構。所述兜物筐由剪斷銷釘固定于連接管上部的上下外臺肩上。所述剪斷銷釘至少為一個。所述兜物筐為其壁上設有均布連通孔、下端設有中心孔、上大下小的變徑管狀構件。所述彈性緩沖墊的上下端各安裝有一個軟金屬環。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以下優點:
1、連接在采油管柱底部可兜攬小件落物,避免落物掉進尾管內;
2、發生管柱脫落時防沖擊機構可對井下管柱起緩沖保護作用,脫落管柱在尾管懸掛器處遇卡打撈處理又拔不動時,能夠方便地將本實用新型中的剪斷銷釘拉斷,將兜物筐以上管柱提出地面,以防止管柱遇卡事故,提高施工成功率。
四、附圖說明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附圖,一種油管連接式防掉緩沖安全裝置,包括上接頭1、中心管2、兜物筐3、花盤5和緩沖機構。中心管2一端與上接頭1相連接,另一端與緩沖機構相連接。兜物筐3安裝于中心管2外,其下部與緩沖機構相固定。花盤5安裝于中心管2內下部。
緩沖機構包括與中心管2下端相連接的連接管6、兜物筐3下端與連接管6相固定的剪斷銷釘7、順次安裝于連接管6下部及兜物筐3底部的軟金屬環8和彈性緩沖墊9。連接管6為上部設有上下外臺肩,下端設有底部臺肩的管狀結構。兜物筐3由剪斷銷釘7固定于連接管6上部的上下外臺肩上。剪斷銷釘7至少為一個。兜物筐3為其壁上設有均布連通孔4、下端設有中心孔、上大下小的變徑管狀構件。彈性緩沖墊9的上下端各安裝有一個軟金屬環8。
剪斷銷釘7的安裝數量視其直徑的大小決定,至少安裝一個,用來軸向固定連接管6和兜物筐3。連接管6上部外圓下臺肩的上端面與剪斷銷釘7緊密接觸,管柱下沖時剪斷銷釘7可向連接管6上部外圓上臺肩移動,以消除管柱對剪斷銷釘7的向下沖擊力。
現場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連接在采油管柱底部,可兜攬小件落物,避免落物掉進尾管內,發生管柱脫落時防沖擊機構可對井下管柱起緩沖保護作用,脫落管柱在尾管懸掛器處遇卡打撈處理又拔不動時,能夠方便地將本實用新型中的剪斷銷釘7剪斷,將兜物筐以上管柱提出地面,以防止管柱遇卡拔不出的事故,提高施工成功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藝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藝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3030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