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機用大型刮雪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26200.9 | 申請日: | 2009-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28122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24 |
| 發明(設計)人: | 趙先良;柴仕貞;常吉原;劉發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H5/06 | 分類號: | E01H5/06;B66F9/075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馬萍華 |
| 地址: | 266011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型 刮雪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工具,具體地說是一種安裝在叉車上快速清理積雪的工具。
背景技術
港口碼頭一般海岸線都比較長,場區內道路大都在幾十公里,一年四季車輛運輸貨物的工作都十分繁忙,要想提高車輛的運輸效率,道路必須暢通。比如冬天降大雪后,就要將道路上的積雪清理干凈,才能保證車輛的安全高效運行。現有技術清理道路積雪,都是人工用鐵鏟鏟、掃帚掃的方法,效率低而且清理不干凈,導致場區內道路的積雪不能在較短的時間清除,影響了道路的暢通,濕滑也為在碼頭上行駛的各種車輛埋下了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用人工清掃碼頭場區的道路積雪效率低、清理不干凈,影響車輛行駛安全的缺點,提供一種機用大型刮雪器。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在可卡掛于重箱叉車起落門架底部的支架上,位于支架的離卡掛處的一側,橫向固定有刮雪鏟。
本實用新型還具有以下技術特征:
所述支架,是在用型材連接成的框形支架一側的橫撐兩端,固定有可卡掛在重箱叉車起落門架底部橫梁兩端的卡鉤,在卡鉤兩外側的支架上,設有可靠在起落門架兩側立柱、作上下移位防止偏移用的定位槽;
所述刮雪鏟在支架上的安裝方式是,刮雪鏟的鏟刃與支架上固定卡鉤的橫撐呈30°的夾角;
在所述支架的上部,設有適于叉車的叉刀插入、移動支架時專用的插口;
在所述支架兩側的近刮雪鏟一側,分別設有連接鋼絲繩用的吊耳,鋼絲繩端連接有可掛在叉車內門架上部、控制刮雪器與地面高度的繩鉤。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所述刮雪器可掛在重箱叉車前面的起落門架上,刮雪器的支架上安裝有橫向刮雪鏟,開動重箱叉車,刮雪鏟推動積雪即可在短時間將道路清理干凈,很好地消除了雪天在港區行駛路滑的事故隱患,極大地提高了清理路積的工作效率,為雪天的車輛運輸暢通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該刮雪器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安全,清雪高效、快捷,大大減少了現有清雪人員的投入和減輕了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圖1中,在可卡掛于重箱叉車起落門架底部的支架4上,位于支架4前面離卡掛處的一側,橫向固定有刮雪鏟1。
所述可卡掛在起落門架底部的支架4,是用型材作為橫、豎梁、撐或加強筋4.2,連接成框架形支架4,在支架4左側的橫撐6兩端,固定有可卡掛在重箱叉車起落門架底部橫梁兩端、開口向下的卡鉤7,在卡鉤7兩外側的支架4上,設有開口向卡鉤7方向的定位槽5,在支架4上下移位時,定位槽5可靠在門架兩側的立柱上不偏移,定位槽5由兩平行的豎立鋼板5.1垂直固定在支架4上的橫向立板4.3上圍成。
為了使刮雪鏟1在推刮雪時,最大程度地減少積雪對車輛的沖擊力和能量損耗,使重箱叉車沿道路直行時便可將積雪推到路邊,所述刮雪鏟1在支架4上的安裝方式是,刮雪鏟1的鏟刃1.1與支架4上固定卡鉤7的橫撐6之間的a夾角呈30°為最佳。當然所述30°夾角也不是十分嚴格,夾角可以大點,也可以小點,總之,在重箱叉車行進中刮雪鏟1能將積雪全部刮推到路邊即可。
為了方便刮雪鏟1在重箱叉車上的裝卸,在所述支架4的上部,設有適于小型叉車的叉刀插入、拆裝和移動支架時專用的插架4.1,插架4.1上設有插口4.11。使用小型叉車,將其叉刀插入插口4.11內,即可在2分鐘內可完成刮雪器整體的拆裝和搬運工作。
為了保證在不刮雪時刮雪鏟1不妨礙重箱叉車的行走,在所述支架4兩側位于近刮雪鏟1的一側,分別設有固定連接鋼絲繩2一端頭用的吊耳4.4,鋼絲繩2的另一端連接有可掛在叉車內門架上部的繩鉤3,利用叉車內門架起升和俯仰油缸俯仰作為動力,帶動鋼絲繩2控制刮雪器與地面的高度,在不刮雪時將刮雪鏟1提升離開地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2620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