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輸液報警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22948.1 | 申請日: | 2009-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6615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23 |
| 發明(設計)人: | 姚春燕;朱宜瑾 | 申請(專利權)人: | 姚春燕 |
| 主分類號: | A61M5/40 | 分類號: | A61M5/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7600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輸液 報警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輔助用具,具體地說是一種輸液報警器。
背景技術
病人輸液時,需要家屬看護或醫護人員巡視。在輸液完畢后,需要及時地發現,并將輸液器針頭取下;由于輸液時間一般較長,這不僅增加了陪護家屬的的疲勞程度,也給醫護人員增加了負擔。假如輸液完畢后不及時地取下輸液針頭,會導致血液回流,以致空氣直接從輸液器內進入人體,造成感染。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以上背景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的一種輸液報警器。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輸液報警器是按以下方式實現的,該報警器的結構包括U形管和蜂鳴器;U形管左端頂部設置有針頭,右端頂部設置有空氣過濾器,空氣過濾器高于輸液瓶內液面的高度,空氣過濾器下方設置有浮子,浮子下方設置有固定電極,固定電極通過導線與蜂鳴器相連接。
固定電極與U形管左端頂部的針頭設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蜂鳴器由電池供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在病人輸液完畢時可以自動報警,及時通知醫護人員進行處理,解決了因疏忽而未及時取下針頭導致空氣感染情況的發生,既降低了看護家屬的勞動強度,又減小了醫護人員的負擔;結構簡單、成本較低,減小了費用支出。
附圖說明
附圖1是一種輸液報警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輸液瓶,2、輸液管,3、針頭,4、U形管,5、蜂鳴器,6、導線,7、電池,8、固定電極,9、浮子,10、空氣過濾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輸液報警器作以下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該報警器的結構由U形管4和蜂鳴器5組成;U形管4左端頂部設置有針頭3,右端頂部設置有空氣過濾器10,空氣過濾器10高于輸液瓶1內液面的高度,空氣過濾器10下方設置有浮子9,浮子9下方設置有固定電極8,固定電極8通過導線6與蜂鳴器5相連接;固定電極8與U形管4左端頂部的針頭3設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蜂鳴器5由電池7供能。
實施例:病人輸液時,將U形管4左端頂部的針頭3插入輸液瓶1內,使針頭3頂部與輸液管2頂部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輸液瓶1內的液體進入U形管4,U形管4內的氣體由空氣過濾器10排出,此時U形管4內液體與輸液瓶1內液體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浮子9漂浮在液體上部;隨輸液過程的進行,液面逐漸下降,外部空氣由空氣過濾器10進入U形管4,浮子9隨液面下降,當輸液瓶1內液體下降到輸液管2頂部時,浮子9與下端的固定電極8相接觸,此時電路接通,蜂鳴器5發出聲響。
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人員的已知技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姚春燕,未經姚春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2294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熔融還原煉鐵爐用氧氣風口
- 下一篇:一種光控安全型發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