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極電燒刀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001245.0 | 申請日: | 2009-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5009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嘉鈞;周義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瓏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32 | 分類號: | A61B17/32;A61B18/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揮;張燕華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極電燒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術刀,特別是一種雙極電燒刀。
背景技術
手術電刀通常是利用100KHz至10MHz無線電波頻率(Radio?Frequency,RF)的電流過人體,經人體組織內的阻抗(Body?Impedance)產生高熱,進而破壞組織,達到切割和凝血(Coagulation)的目的。
執行單極電燒刀手術時,電刀產生器送出的電流通過病人身體,由回流電極(Return?Electrode)負責收集,而流回原先的產生器,如此構成一個完整的封閉回路,才能達到應有的功能。從圖1中可以清晰看到,回流電纜線(ReturnCable)100的回流護片(Dispersive?Electrode)200貼在人體上,在電刀產生器300提供的電流由主電纜線(Active?Cable)400將電流傳至單極電燒刀500的電極(Active?Electrode)前端,當電極觸及病人,并且接觸點的電流密度(Current?Density)已足以引起局部熱化的同時,便能破壞此處的組織。大體而言,手術電刀對于人體組織的療效程度,主要取決于三個因素,即電極的形狀、產生器供應電流的振幅(Amplitude)及波形(Wave?Shape)與電極接觸組織的時間長短。
雖然,上述的單極電燒刀在手術過程中使傷口失血少,可以減少患者輸血量,且在切割患部時速度快,可以縮短手術所花費的時間。但是,需要將回流護片貼于患者身體上,在手術過程中易燒傷患者。
實用新型內容
本發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極電燒刀,該雙極電燒刀在手術過程中不需回流護片,可縮短電流回路,不會傷及患者,以提高安全性,也使手術面積擴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極電燒刀,包括:
一桿體,其上具有一桿身,該桿身一端具有一頭部,另一端具有一尾部,該桿身內部具有一第一導線及一第二導線,該第一及第二導線延伸于該頭部及尾部內;
一雙極刀組,其上具有一第一電極刀及一第二電極刀,該第一及第二電極刀一端延伸有一第一電極片及一第二電極片,該第一及第二電極片與頭部內的該第一及第二導線電性連結,該第一及第二電極刀的另一端在頭部外部形成一長一短狀態;
一接腳組,其上具有一第一接腳及第二接腳,該第一及第二接腳的一端延伸于尾部內并與該第一導線及第二導線電性連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該雙極電燒刀在手術過程中不需回流護片,可縮短電流回路,不會傷及患者,以提高安全性,也使手術面積擴大。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附圖說明
圖1為傳統單極電燒刀手術過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雙極電燒刀外觀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雙極電燒刀在圖23-3位置斷面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電刀產生器的傳輸線接頭組接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雙極電燒刀外觀立體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雙極電燒刀外觀立體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實施例的雙極電燒刀外觀立體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
現有技術:
回流電纜線100
回流護片200
電刀產生器300
主電纜線400
單極電燒刀500
本實用新型:
桿體1
桿身11
頭部12
尾部13
第一導線111
第二導線112
雙極刀組2、2a
第一電極刀21、21a
第二電極刀22、22a
第一電極片211
第二電極片221
第一接觸部211a
第二接觸部221a
第一導電片212a
第二導電片222a
接腳組3
第一接腳31
第二接腳32
電刀產生器10
傳輸線20
連接頭30
第一按鈕301
第二按鈕302
第一導電端子303
第二導電端子30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體的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瓏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大瓏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012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克氏針
- 下一篇:一種用煤焦油瀝青制備針狀焦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