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子潛水泵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001194.1 | 申請日: | 2009-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3071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21 |
| 發明(設計)人: | 唐偉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唐偉民 |
| 主分類號: | F04D13/08 | 分類號: | F04D13/08;F04D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誠信通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魏殿紳;龐炳良 |
| 地址: | 315175浙江省寧波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 潛水泵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泵,特別是涉及一種電子潛水泵。
背景技術
液體的轉移目前大都是通過水泵來完成的,為了保證水泵在高水位時工作而在低水位時關閉,現有的控制技術采用的是浮球開關,但是,浮球開關不是很靈敏,只有在水位達到一高度才可以啟用,使機器不能在第一時間里工作,浮球開關控制的水泵在水位即使已經很低,或者已經沒有水的情況,只要浮球還處于水平位置或被卡住仍處于打開狀態,它就不能關閉,即機器可能會一直處于工作狀態,這樣不僅會造成資源浪費,嚴重時還可能燒毀機器。另外,浮球開關在工作時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空間,且本身的體積大,包裝及運輸都有一定的限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水泵工作不靈敏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電子潛水泵,包括泵體和控制水泵啟動與關閉的水泵控制單元,所述泵體的外殼上設有兩條分別與泵體軸線平行的第一、第二絕緣導軌,所述第一、第二絕緣導軌上分別設有滑動的第一、第二電子水位開關且第一電子水位開關的位置高于第二電子水位開關,第一、第二絕緣導軌的底部固定一金屬導電基座,當水泵控制單元接收到第一電子水位開關與水面接觸的信號時發出水泵啟動信號接通水泵電源啟動水泵,當水泵控制單元接收到第二電子水位開關離開水面的信號時發出水泵關閉信號切斷水泵電源關閉水泵。
上述方案中,當第一、第二電子水位開關分別滑動至第一、第二絕緣導軌底部且第一電子水位開關與金屬導電基座接觸時,水泵控制單元發出水泵啟動信號接通水泵電源啟動水泵。
所述水泵控制系統中還設有一個延時器,當第二電子水位開關離開水面時啟動延時器并在延時結束后發出水泵關閉信號切斷水泵電源關閉水泵。
本實用新型,采用電子水位開關控制水泵的啟動和關閉,靈敏度大大提高,電子水位開關滑動設置在泵體外殼的導軌上,可以隨意上下調節,隨意設定控制水位的高低,而且可以在無水的情況下啟動,體積小,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工作模式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出詳細的說明。
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泵體1和控制水泵啟動與關閉的水泵控制單元10,所述泵體1的外殼上設有兩條分別與泵體軸線平行的第一、第二絕緣導軌2、3,第一、第二導軌上2、3分別設有滑動的第一、第二電子水位開關4、5且第一電子水位開關4的位置高于第二電子水位開關5,第一、第二絕緣導軌2、3的底部固定一金屬導電基座6,所述水泵控制單元10不斷檢測第一電子水位開關和第二電子水位開關與水面的接觸狀態,當第一電子水位開關4與水面接觸時,水導通第一電子水位開關4和金屬導電基座6,相當于K1開關閉合,控制單元10采集到K1開關閉合信號,于是發出水泵啟動信號,接通水泵電源啟動水泵M,直到第二電子水位開關5離開水面時,等同于K2斷開,控制單元10采集到K2開關斷開信號,于是發出水泵關閉信號,切斷水泵電源關閉水泵M。在此過程中,控制單元不斷采集K1、K2的狀態。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水泵控制系統中還設有一個延時器,當第二電子水位開關5離開水面時首先啟動延時器,并在延時結束后發出水泵關閉信號切斷水泵電源關閉水泵M。這樣,更有利于保護水泵。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工作模式示意圖,所說的第二工作模式是指水泵在沒有水的情況下運行的一種模式,如圖2、圖3所示,當第一、第二電子水位開關4、5分別滑動至第一、第二絕緣導軌2、3底部時,第一電子水位開關4與金屬導電基座6接觸,等同于K1閉合,于是控制單元10采集到K1開關閉合信號,發出水泵啟動信號,接通水泵電源啟動水泵M,這樣,即使沒有水,水泵照常運行。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作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唐偉民,未經唐偉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0119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