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型自鎖電磁閥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312223.0 | 申請日: | 2009-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098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蔣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16K31/06 | 分類號: | F16K31/06;F16K31/08;F16K27/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 地址: | 710100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型 電磁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微推進系統用自鎖電磁閥。
背景技術
基于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微(型)機電系統)的微推進系統擁有質量小、體積小,推質比高的優點,使推進系統小型化達到空前的水平,從而大大降低了研制成本。
在微推進系統中,電磁閥作為微流體的控制組件是一個關鍵部件。需要滿足流體流量小(10mg/s左右),控制精度相對較高、響應時間盡可能短、單次工作時間要求長的工作要求。常規電磁閥無法滿足長時間處于開啟工作狀態所帶來的功耗、質量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質量小、結構簡單可靠、功耗低、響應時間快的微型自鎖電磁閥,其解決了現有電磁閥無法滿足微推進系統對電磁閥功耗、質量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微型自鎖電磁閥,包括筒狀閥座1、設置在閥座1內的閥體7、設置在閥座1和閥體7之間的閥芯5、設置在閥體7和閥芯5之間的彈簧8、設置在閥座1和閥芯5側面之間的電磁線圈6,所述電磁閥入口設置在閥體7上,所述電磁閥出口設置在閥座1上,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電磁閥還包括設置在閥座1和閥芯5側面之間的永磁體4,所述永磁體4靠近閥座1的端面;所述電磁線圈6為可正反通電的單線圈電磁線圈;所述永磁體4和閥座1以及閥芯5之間設置有法蘭導磁套92,所述電磁線圈6和閥芯5之間設置有筒狀隔磁套91;所述閥座1的內端面設置有隔磁限位墊片2,所述閥芯5上與閥體7接觸的端面設置有凸臺10。
所述法蘭導磁套92和隔磁套91為一體式結構。
上述閥芯5包括設置在閥芯內的閥芯流道51以及與閥芯流道51相通且設置在閥芯5外側面的流通槽52。
上述閥芯5和隔磁套91之間的配合間隙為0.02~0.04mm。
本發明微型自鎖電磁閥與現有電磁閥相比,優點在于:
1、結構簡單、體積小。本發明采用整體式閥座和單電磁線圈結構,開啟和關閉使用一個電磁線圈,導致結構小型化,單件閥只有不到27g。
2、響應時間快。本發明隔磁墊片與凸臺厚度不等,從而合理分配電磁力,圓柱彈簧加速閥芯釋放,因而其響應時間快,響應時間<5ms。
3、功耗低。本發明采用釹鐵硼永磁體作為恒磁場源,產生自鎖保持力,瞬時通電后利用自鎖保持力維持原有工作狀態,大大降低電磁閥的功耗。
4、使用壽命長。本發明采用最佳閥芯和閥體配合間隙,摩擦力小,并且閥芯動作穩定,同時采用彈簧導向,隔磁墊片限位,可以實現長時間107Pa·m3/s的低漏磁率,因而壽命可達20000次以上。
5、本發明除可應用于微推進系統外,還可應用于冶金、電力、化工、機械等各領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微型自鎖電磁閥結構簡圖;
圖2是本發明微型自鎖電磁閥閥芯打開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閥座,2-隔磁限位墊片,3-密封圈,4-永磁體,5-閥芯,51-閥芯流道,52-流通槽,6-電磁線圈,7-閥體,8-彈簧,91-隔磁套,92-法蘭導磁套,10-凸臺。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微型自鎖電磁閥,包括筒狀閥座1、設置在閥座內的閥體7、設置在閥座1和閥體7之間的閥芯5、設置在閥體7和閥芯5之間的圓柱彈簧8、設置在閥座1和閥芯5側面之間的電磁線圈6和永磁體4,電磁閥入口設置在閥體7上,電磁閥出口設置在閥座1上,永磁體4靠近閥座1的端面;電磁線圈6為可正反通電的單線圈電磁線圈;閥座1的內端面設置有隔磁限位墊片2,閥芯5上與閥體7接觸的端面設置有凸臺10;閥芯5和電磁線圈6以及永磁體4之間設置有隔磁套91;閥芯5包括設置在閥芯內的閥芯流道51以及與閥芯流道51相通且設置在閥芯5外側面的流通槽52。隔磁限位墊片2的厚度和凸臺10的厚度不相等,則斷電后永磁體4保持原來的工作狀態;隔磁限位墊片在起到氣隙作用的同時作為閥芯限位結構。圓柱彈簧8增強閥芯運動導向性,提高自鎖閥工作壽命。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未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3122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