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晶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309080.8 | 申請日: | 2009-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534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鄧軒宇;黃美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 | 分類號: | G02F1/13;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晶 顯示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晶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液晶顯示裝置因體積輕薄、占用空間小、輻射小等優點,逐漸占據了顯示產品的主流,而普遍應用于超薄型電視的顯示器,筆記本電腦的顯示屏幕等等。液晶顯示裝置通常包括一液晶顯示模組與收容該液晶顯示模組的前后殼體。該前后殼體內部起到保護液晶顯示模組,外部增加產品美感的裝飾作用。
請參閱圖1,是一種現有技術液晶顯示裝置的立體分解圖。液晶顯示裝置1包括一前殼3、一后殼5和一液晶顯示模組7。該前殼3與該后殼5收容該液晶顯示模組7。
該液晶顯示模組7包括一前鐵框11、一液晶面板12、一膠框13、層疊設置的光學膜片15、導光板16、反射片17、設置在導光板側面的光源14和一后鐵框19。該膠框13的側壁向內延伸一中空的延伸部103,該延伸部103將該膠框13內部間隔出兩個空間,一空間收容該液晶面板12,另一空間收容該層疊設置的光學膜片15、導光板16、反射片17及設置在導光板16側面的光源14,該后鐵框19與該膠框13卡合共同收容該光學膜片15、導光板16、反射片17及光源14。該前鐵框11與該膠框13卡合共同收容該液晶面板12。該前殼3與該后殼5共同收容該液晶顯示模組7。
由上述可見,液晶顯示裝置1使用了較多收容與固持元件,如膠框13和后鐵框19導致液晶顯示裝置1厚度較厚,不能滿足近年來廣大消費者對電子類產品的輕薄化需求,液晶顯示裝置的輕薄化發展趨勢也迫在眉睫。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液晶顯示裝置厚度較厚不能滿足消費者對產品更輕薄化需求的技術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輕薄化的液晶顯示裝置。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包括一前殼、一后殼、一液晶顯示模組。該液晶顯示模組包括液晶面板與背光模組。該后殼包括一底板及一與該底板一體成型且垂直相連的側壁結構,該側壁結構與該底板界定一具有開口的空間,該空間收容該液晶面板與該背光模組,該側壁結構向該空間內延伸一延伸部,該延伸部支撐該液晶面板的邊緣,該背光模組直接位于該底板上,該前殼與該后殼共同收容該液晶顯示模組。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液晶顯示裝置利用在后殼的底板上設置側壁結構和延伸部來取代后鐵框和膠框,在保證原有功能不變的情況下,有效的減少了液晶顯示裝置的元件數量,減少了原料與制造成本,減少了產品重量,縮小了產品薄度與體積。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現有技術液晶顯示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本發明液晶顯示裝置第一實施方式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圖2所示液晶顯示裝置的部分組裝圖。
圖4是圖3沿IV-IV的截面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液晶顯示裝置第二實施方式的立體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2,是本發明液晶顯示裝置第一實施方式的立體分解圖。該液晶顯示裝置2包括一前殼40、一后殼80及一液晶顯示模組20。該前殼40與該后殼80卡合或者螺絲鎖固后形成一收容空間(未標示)收容該液晶顯示模組20。
該后殼80包括一底板84、一與該底板84垂直相接的側壁結構(未標示),該側壁結構由首尾相連的四側壁82組成。該封閉的四側壁82與該底板84配合圍成一大體呈矩形的具有一開口的空間(未標示)。該空間的體積與該液晶顯示模組20的體積基本相同。該側壁82在距底板84一定距離的位置向該半封閉的空間里延伸一延伸部83。該延伸部83垂直該側壁82且呈“回”形。如果液晶顯示裝置2的尺寸較大,則該底板84可以為金屬件,該側壁82的材料可以為塑料,并且該側壁82與該底板84可以采用模內成型技術成為一體結構。如果液晶顯示裝置2的尺寸較小,該底板84與該側壁82均可以為塑料件。
該液晶顯示模組20包括一遮光膠帶29、一液晶面板21及一背光模組23。該背光模組23包括多片光學膜片24、一導光板26、一條形燈管25及一反射片27。該導光板26與反射片27的厚度與該延伸部83到該底板84的距離基本相同。該光學膜片24的厚度略小于該延伸部83的厚度。該導光板26包括一入光面261,一與該入光面261相鄰的出光面263,及一與該出光面263相對的底面26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30908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