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模組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308980.0 | 申請日: | 2009-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551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志成;劉志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717 | 分類號: | H01R13/717;H01R13/40;H01R43/20;H01R43/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蘇省昆***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組 連接器 及其 組裝 方法 | ||
1.一種模組連接器,其包括:設有若干安裝槽的絕緣本體、安裝于絕緣本體內的導通端子及安裝于絕緣本體安裝槽內的若干發光二極管,所述導通端子包括第一導電腳,所述發光二極管具有發光部及自發光部延伸且插設于安裝槽內的引腳,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發光二極管的引腳插入安裝槽內時,所述第一導電腳與發光二極管的引腳擠壓配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通端子進一步包括與第一導電腳連接的第二導電腳,所述發光二極管插入安裝槽內時插設于第一、第二導電腳之間。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本體的安裝槽內設有具有導引面的支持部,導通端子的第一導電腳配置于支持部上且受到導引面的導引而具有離開導引面的運動趨勢,從而對發光二極管的引腳產生擠壓配合。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模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引面自支持部向兩側傾斜延伸,所述發光二極管的第一導電腳上設有朝向離開導引面的方向突出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受到導引面的導引而具有離開導引面的運動趨勢,從而擠壓干涉發光二極管的引腳。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通端子的第二導電腳上設有卡持發光二極管的引腳的凹口,所述第一導電腳上設有卡持所述引腳的拱起部。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通端子的各第一導電腳配置于對應的第二導電腳內側且與該對應的第二導電腳連接,第一導電腳彎折成與第二導電腳垂直狀。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組連接器進一步包括收容于絕緣本體內的端子模組、組設于絕緣本體上的若干導光模組及覆蓋于絕緣本體上的遮蔽蓋體。
8.一種模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1)提供一絕緣本體,于絕緣本體內設置包括插入槽及嵌入槽的安裝槽;(2)用金屬材料沖壓出具有第一導電腳的導通端子;(3)將導通端子埋設于絕緣本體的嵌入槽內;(4)提供具有引腳的發光二極管,將發光二極管插設于絕緣本體的插入槽內,所述第一導電腳與發光二極管的引腳擠壓配合。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模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于所述絕緣本體的安裝槽內設置具有導引面的支持部,步驟(3)中將導通端子的第一導電腳配置于支持部上從而令其沿著離開導引面的方向具有運動趨勢。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模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沖壓出的第一導電腳為一對,于該步驟中同時沖壓出一對第二導電腳,一對第二導電腳于一端通過料帶連接,于另一端分別與對應的第一導電腳連接,第一導電腳彎折成與第二導電腳垂直狀,模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進一步包括去除導通端子料帶的步驟(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30898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分數倍采樣率變換的并行實現方法及其裝置
- 下一篇:鋰電池集群式自動充電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