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轉爐用復合造渣劑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308932.1 | 申請日: | 2009-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717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欣隆;孫樹森;周四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盛寶鋼鐵冶金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C5/36 | 分類號: | C21C5/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標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小蓉 |
| 地址: | 200942***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爐 復合 造渣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冶金類,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轉爐煉鋼時造渣,以提高轉爐冶煉效率的轉爐用復合造渣劑。
背景技術
目前轉爐造渣存在以下問題:石灰、輕燒白云石用量過大,而前期化渣又沒有強化措施,渣熔點高,反應性差,導致熔渣脫磷能力弱、終渣自由CaO高、MgO過飽和。
在現有技術中,例如發明專利ZL200510037631.1轉爐高效冶金復合劑及制備方法和應用。其缺點是MnO含量過高,而CaO、MgO熔化最需要的FeO含量太低,導致其化渣速度慢,而且成本又高,未達到轉爐前期快速成渣需要的條件。同樣在“煉鋼”2004年2月第20卷第2期“貧錳礦在轉爐煉鋼工藝中的應用”文章中,只使用了貧錳礦的MnO,提高了煉鋼終點Mn含量,而未徹底解決轉爐前期化渣能力不足的問題。前期化渣最需要的FeO還需要從轉爐吹氧氧化鐵水中的鐵而生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根據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轉爐用復合造渣劑,該復合造渣劑除含有較高的FeO外,還含有一定量的MnO,其中FeO的含量大于MnO的含量,能夠徹底解決轉爐冶煉初期化渣能力弱的問題。
本發明之所以選擇FeO的含量大于MnO的含量,其目的如下:轉爐開吹后,鐵水中的硅和錳首先氧化,初渣中除含有SiO2和MnO外,還有鐵氧化后生成的FeO,礦物組成以2FeO.SiO2和2MnO.SiO2為主,渣中CaO的濃度很低。隨之,酸性初渣沿著石灰塊毛細裂縫和空隙向內部滲入,渣中FeO的滲入速度很快,溶解到CaO晶格之內,CaO隨之溶解,渣中CaO的含量提高。隨渣中CaO含量的增加,初渣中的SiO2和CaO將生成高熔點的固態化合物2CaO.SiO2。2CaO.SiO2結構致密,阻止了FeO向石灰內部的滲透,石灰的溶解速度大為降低。因此,要想快速形成高堿度流動性良好的爐渣,應該盡量避免2CaO.SiO2殼層的生成,或者采取措施促進2CaO.SiO2的溶解。
氧化鐵是轉爐渣基本的熔劑,在吹煉初期保持渣中較高的氧化鐵含量,可以加速石灰熔解,使2CaO.SiO2殼層疏松,易與爐渣中其它組分結合成低熔點化合物進入渣中。2CaO.SiO2與2FeO.SiO2作用可生成低熔點的CaO.FeO.SiO2(熔點1223℃)。另外,在爐渣中加入其它氧化物,如加入一定量的MnO可以縮小石灰溶解的多相區。
本發明目的實現由以下技術方案完成:
一種轉爐用復合造渣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造渣劑的原料成分主要由氧化鐵、氧化錳組成,其中氧化鐵所占重量百分比為40%-60%,氧化錳所占重量百分比不超過20%,其余組分為添加劑。
所述氧化鐵為氧化亞鐵和三氧化二鐵的組合物。
所述的氧化鐵是以含鐵重量百分比不小于50%的OG泥的形式混合入原料成分中的。
所述的氧化鐵是以含鐵重量百分比不小于60%的氧化鐵皮的形式混合入原料成分中的。
所述的氧化鐵是以含鐵重量百分比不小于45%的除塵粉的形式混合入原料成分中的。
所述的氧化錳是以含錳重量百分比不小于20%的錳礦粉的形式混合入原料的。所述的添加劑為冶金膠水、或者是水泥熟料、或者是二者的組合。
本發明的優點是,該復合造渣劑中,FeO含量高,MnO含量低,更有利于轉爐初期化渣,同時減少了鐵水損失,且由于該復合造渣劑采用價格低廉、難以回收的如OG泥、除塵粉、氧化鐵皮等煉鋼工業廢棄物作為主要原料,使產品成本低廉,做到了綠色、環保、經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特征及其它相關特征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便于同行業技術人員的理解:
下列實施例中的OG泥中鐵的重量百分比為53%,氧化鐵皮中鐵的重量百分比為65%,除塵粉中鐵的重量百分比為50%,錳礦中MnO的含量為40%。所有的百分比均為重量百分比。
1、氧化鐵40%具體實施例(表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盛寶鋼鐵冶金爐料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盛寶鋼鐵冶金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30893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單針操作的血液處理設備和方法
- 下一篇:保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