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移動預制多筒型重力式混合基礎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307890.X | 申請日: | 2009-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661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10 |
| 發明(設計)人: | 丁紅巖;樂叢歡;張浦陽;練繼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D27/52 | 分類號: | E02D27/5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張宏祥 |
| 地址: | 300072天津市***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 預制 多筒型 重力 混合 基礎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港口、海洋、水利和橋梁工程中的基礎,特別涉及一種可移動預制多筒型重力式混合基礎。
背景技術
目前在港口、海洋、水利和橋梁工程,軟土地基上的基礎以樁基為主,需要施工設備復雜,費用高,對自然條件要求較高。當風浪流等環境荷載復雜時,特別是河道、河口和潮流大的海域,對打樁設備的移位、定位要求很高,而且打樁效率也比較低。同時,在淤泥質軟土地基上,樁的設計深度將增加,費用也隨即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適用于軟土地基上的可移動預制多筒型重力式混合基礎,該混合基礎具有傳統樁基的耐久性好、承載力高的優越性,同時又具有施工簡便,工程造價相對較低的特點。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移動預制多筒型重力式混合基礎,包括多個軸向平行設置、筒蓋上面共面的筒型基礎,所述每個筒型基礎通過其上面的筒蓋同軸固接有開口朝上的上部筒型結構,所述上部筒型結構之間通過與所述多個筒型基礎的筒蓋固接為一體的連接底板和肋板連接,所述連接底板的底面與所述筒型基礎的筒蓋底面共面,所述連接底板上面設置有位于該混合基礎中心處的基礎承臺,所述每個上部筒型結構的筒體內填充有重物,所述筒型基礎的筒蓋上設有可開關的預留通孔。
所述筒型基礎為鋼結構或混凝土結構或鋼-混凝土結構,所述筒型基礎的筒蓋為鋼結構或混凝土結構或鋼-混凝土結構,所述上部筒型結構為與所述筒型基礎的筒蓋連成一體的鋼結構或混凝土結構或鋼-混凝土結構,所述連接底板和肋板為與所述筒型基礎的筒蓋連成為一體的鋼結構或混凝土結構或鋼-混凝土結構。
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適合于在軟土地基上作為構筑物的基礎;該混合基礎的運輸不需要大型運輸船舶,現場安裝不需要大型起吊船舶;該混合基礎具有傳統樁基的耐久性好、承載力高的優越性,同時,該混合基礎定位下沉設備簡單,施工簡便,下沉速度快,偏斜度容易控制,真空預壓和重物填充對地基加固的預壓效果突出,綜合工程造價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斷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仰視圖;
圖4為本發明下沉安裝到位后筒型基礎筒蓋下面及連接底板下面即本發明筒頂板下面和地基面接觸及真空預壓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下沉安裝到位后筒型基礎筒蓋下面及連接底板下面即本發明筒頂板下面和地基面接觸及真空預壓和填充重物的示意圖。
圖中:1、筒型基礎,2、上部筒型結構,3、預留通孔,4、肋板,5、連接底板,6、筒蓋,7、基礎承臺,8、水和/或氣,9、重物。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圖5,本發明一種可移動預制多筒型重力式混合基礎,包括多個可氣浮和負壓下沉的鋼質筒型基礎1、以及與其連接成整體的上部基礎承臺7,多個筒型基礎1軸向平行設置、筒蓋上面共面;每個筒型基礎1的筒蓋6上部設有可開關的預留通孔3;每個筒型基礎1的筒蓋6上部同軸固接開口朝上的上部筒型結構2,多個上部筒型結構2之間通過底板5和肋板4連接,連接底板5的底面與筒型基礎1的筒蓋底面共面,連接底板5與筒型基礎1的筒蓋6固接成一體;上部基礎承臺7位于該混合基礎的中心處。該混合基礎浮運到預定位置后,通過預留通孔3進行負壓下沉,下沉到設計深度后,持續抽出筒型基礎1內的水和/或氣8進行真空預壓,增強軟土地基的加固深度,同時進行多個上部筒型結構2內的泥沙石等重物9的填充工作,進一步加強地基的超固結過程,從而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
在本實施例中,單個氣浮筒型基礎為直徑15m,高5m,壁厚25mm的鋼質筒型基礎,筒蓋為直徑15m的鋼-混凝土混合材料圓板,鋼板厚25mm,混凝土板厚500mm,鋼質筒型基礎上的上部筒型結構是與鋼質筒型基礎的鋼-混凝土混合結構的筒蓋澆筑成一體的混凝土結構,其直徑15m,高度5m,壁厚500mm,筒間距25m,各上部筒型結構間的連接底板和肋板是與鋼質筒型基礎的鋼-混凝土混合結構的筒蓋澆筑成一體的混凝土結構,連接底板厚500mm,筒間肋板厚500mm,安裝地點的高潮水位深約5-6m。
上述混合基礎結構在陸地上預制好后,采用滑道或潛水駁船將其移于水中。結構下水之前,在該混合基礎的4個鋼質筒型基礎的筒蓋上的預留通孔處均連接充氣和排氣閥及管道,在4個預留通孔上各安裝一臺抽水/氣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30789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微粒擴散裝置
- 下一篇:客服語音自動檢測方法及檢測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