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破除式聯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307223.1 | 申請日: | 2009-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499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17 |
| 發明(設計)人: | 卓旦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沃爾達銅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41/08 | 分類號: | F16L41/08 |
| 代理公司: | 臺州市方圓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張智平 |
| 地址: | 317608***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破除 聯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管道連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破除式聯接裝置。
背景技術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聯接件和閥門等聯接成的用于輸送氣體、液體或帶固體顆粒的流體 的裝置。
目前,管子聯接件種類很多,例如,三通接頭、快速接頭、PPR接頭等。上述聯接件均 只能與管子的端部相連,若需在主管上聯接支管,則先必須截止主管流通,然后鋸斷主管且 在鋸斷處添設三通接頭等聯接件,最后將支管與三通接頭的支口相連接。由此可見,該聯接 方式存在著諸多的缺陷,1、截止主管流通必然影響正常的生產和生活;2、安裝時需要大量 專用工具配套使用,存在著安裝不方便,通用性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能夠破除管子外壁從而連通 管子和連接管的破除式聯接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破除式聯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本裝置 包括能夠固定在管子上的固定座,在固定座上設有連接管且該連接管能夠沿著固定座軸向移 動,連接管內端設有破除裝置,當連接管軸向移動時破除裝置能夠破除管壁穿入管內且連接 管與管壁形成密封。
在上述的破除式聯接裝置中,所述的破除裝置包括呈管狀的破除頭,破除頭的一端固連 在連接管的內端上,另一端的端面上具有刀刃。
在上述的破除式聯接裝置中,所述的破除頭上套設有密封件,密封件的一端抵靠在連接 管的內端面上,另一端具有與管子外壁形狀相同的密封面。
在上述的破除式聯接裝置中,所述的破除裝置為位于連接管內端面上的刀刃。
在上述的破除式聯接裝置中,所述的連接管上設有密封件,密封件上具有與管子外壁形 狀相同的密封面。
在上述的破除式聯接裝置中,所述的刀刃呈圓弧形或呈螺旋形。
在上述的破除式聯接裝置中,所述的連接管的外端連接有快速接頭或閥門。
在上述的破除式聯接裝置中,所述的連接管和固定座之間通過螺紋連接。
在上述的破除式聯接裝置中,所述的連接管上設有用于將連接管和固定座相互鎖緊的鎖 緊螺母。
在上述的破除式聯接裝置中,所述的固定座包括上夾頭、下夾頭和連接上夾頭與下夾頭 的連接螺栓,上述的連接管設置在下夾頭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破除式聯接裝置具有使用簡單方便、破除能力強、適用范圍廣、用 性好、固定牢固度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破除式聯接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破除式聯接裝置實施例一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破除式聯接裝置的剖出頭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破除式聯接裝置的密封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破除式聯接裝置實施例二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連接管;2、鎖緊螺母;3、密封件;31、密封面;4、固定座;41、連接螺栓 ;42、上夾頭;43、下夾頭;5、管子;6、破除頭;61、環形凸圈;62、刀刃;7、閥門;8 、快速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 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一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破除式聯接裝置包括固定座4、連接管1、破除裝置、密封件3、鎖 緊螺母2。
具體來說,本聯接裝置中破除裝置能夠在管壁上鉆出連接孔使連接管1與管子5相連通。 由于破除裝置需要手動施壓,于是本裝置主要連接薄型管壁管子5。
固定座4包括上夾頭42、下夾頭43和連接上夾頭42與下夾頭43的連接螺栓41。使用時, 管子5位于上夾頭42和下夾頭43之間,調節連接螺栓41,上夾頭42、下夾頭43、連接螺栓41 三者能夠相互分離,由此可見,此結構方便了固定座4與管子5的固定連接。在上夾頭42與下 夾頭43的相互相對面上均具有階梯凹槽,該階梯凹槽使本固定座4能夠與不同直徑的管子5相 配合,同時,階梯角能夠嵌入管子5外壁,有效避免固定座4沿著管子5軸向移動和繞著管子5 周向轉動,從而使兩者連接更為牢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沃爾達銅業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沃爾達銅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3072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