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枇杷果汁乳酸發酵液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304966.3 | 申請日: | 2009-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06739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23 |
| 發明(設計)人: | 何志剛;林曉姿;任香蕓;李維新;潘少霖;梁璋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23L2/02 | 分類號: | A23L2/02;A23L2/84;A23L1/212;A23L1/29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002***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枇杷 果汁 乳酸 發酵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技術及微生物發酵技術領域,更涉及一種枇杷果汁乳酸發酵液及其 制備方法。
技術背景
枇杷屬于薔薇科枇杷屬常綠小喬木,其果實枇杷不僅味道好,其營養也相當豐富,并具 有有潤肺止咳、止渴、和胃等功效。但是一般對枇杷的食用多是直接食用或者直接將枇杷制 備成如枇杷膏、枇杷汁、枇杷果罐頭等等;新鮮枇杷保藏期短而加工的枇杷果汁產品的果香 不足,風味單調;乳酸發酵枇杷果汁屬于營養保健食品,它融合了乳酸菌發酵的保健效果和 果汁的營養,賦予枇杷果汁豐富的滋味與香味,彌補風味單調的缺陷,改善枇杷果汁飲料的 品質和營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枇杷果汁乳酸發酵技術,包括不加乳粉而利用乳酸菌直接發酵 的枇杷果汁乳酸發酵液及其制備方法,解決現有技術中枇杷產品的果汁果香不足、風味單調 缺陷、保健作用和營養成分不能為人體所充分吸收等等缺點,得到的枇杷果汁乳酸發酵液屬 于營養保健食品,它融合了乳酸菌發酵的保健效果和果汁的營養,解決枇杷果汁在發酵及加 工過程出現的變色問題,使枇杷果香與發酵發酵香渾然一體,改善枇杷果汁飲料的品質和營 養價值,制備方法可操作性強,適合大規模推廣應用。
本發明的枇杷果汁乳酸發酵液:以枇杷果汁為原料,添加乳酸菌發酵劑,發酵并調控發 酵條件,制備成枇杷果汁乳酸發酵液。
本發明的枇杷果汁乳酸發酵液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的具體步驟包括:
(1):枇杷果汁護色殺菌處理:將與枇杷果汁比為0.1g/kg~0.5g/kg抗壞血酸加至枇 杷果汁中,加熱果汁至95~100℃保持1~3min,冷卻后移至消毒過的發酵罐內;
(2):往發酵罐內的果汁加入乳酸菌發酵劑,使發酵罐內的接種量為107~109cfu/mL ,調節發酵溫度25~30℃,發酵方式為厭氧或好氧,發酵時間為24~60小時后得到所述的枇 杷乳酸發酵液。
本發明的原理是:對枇杷果汁進行護色處理,利用篩選出的適宜枇杷果汁的具有蘋果酸 乳酸發酵能力的乳酸菌株發酵劑,通過對發酵罐的發酵條件調控,無需加乳粉直接發酵枇杷 果汁,制作枇杷果汁乳酸發酵液。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通過護色處理,解決了枇杷原汁極易褐變的技術難題,抑制了枇杷果汁在發酵及加 工過程出現的變色問題。
2、篩選出具有蘋果酸乳酸發酵能力適宜枇杷果汁的乳酸菌株,可進行不加乳粉的乳酸 發酵,保持了枇杷果實特有滋味、果香,并賦予愉快的乳酸發酵香,改善枇杷果汁飲料的品 質和營養。
3、對枇杷果汁的乳酸發酵條件進行調控,適度控制乳酸發酵度,實現果汁乳酸發酵的 最佳風味。
4、本發明的方法作簡便,成本低,適合大規模推廣應用,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1、枇杷果汁預處理:將與枇杷果汁比為0.1g/kg~0.5g/kg抗壞血酸加至枇杷果汁中, 加熱果汁至95~100℃保持1~3min,冷卻后移至消毒過的發酵罐內。
2、往發酵罐內的果汁加入乳酸發酵劑,保證發酵罐內的接種量為107~109cfu/mL,人 工調節發酵溫度25~30℃、發酵方式為厭氧或好氧、發酵時間為24~60小時后得到適度乳酸 發酵的枇杷乳酸發酵液。
乳酸菌發酵劑是乳桿菌或乳球菌中的一種或者兩種混合作為發酵劑,該發酵劑具有蘋果 酸乳酸發酵能力。
以下是本發明的幾個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但是本發明不僅限于此。
實施例1
將1000kg早鐘六號枇杷鮮果經過挑選、清洗、去核、榨汁,立刻添加0.2g/kg的抗壞血 酸,加熱果汁至95~100℃保持2min,冷卻后移至消毒過的發酵罐內。往發酵罐內加入乳酸 發酵劑,保證發酵罐內的接種量為108cfu/mL,人工調節發酵溫度30℃、發酵方式為好氧, 發酵48小時后得到適度乳酸發酵的枇杷乳酸發酵液。
乳酸菌發酵劑是乳桿菌或乳球菌中的一種或者兩種混合作為發酵劑。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技術研究所,未經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3049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