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散熱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301772.8 | 申請日: | 2009-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737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彭學文;李君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準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H01L23/427;H01L23/40;H01L23/46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散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散熱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可用于電子元件散熱的散熱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近年來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部分視頻圖像卡(VGA卡)等附加卡逐步采用二單獨處理器來提高其運算速度及操作能力。該二處理器通常由一主處理器及一輔助處理器組成。業界通常采用二相同的散熱模塊分別對該二處理器進行散熱。主處理器的功率較輔助處理器的功率大,其工作時產生的熱量較輔助處理器產生的熱量多,因此,與主處理器接觸的散熱模塊的溫度較高,而與輔助處理器接觸的散熱模塊溫度較低。如此,造成一散熱模塊的散熱負荷過大,導致主處理器散發的熱量得不到及時散發,而另一散熱器的散熱效率不高。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實有必要提供一種散熱效率較高的散熱裝置。
一種散熱裝置,用于對電路板上的一第一發熱元件及一第二發熱元件散熱,其包括一與第一、第二發熱元件貼設的一均溫板,該均溫板包括一密封的殼體、位于殼體內的毛細結構及工作液體,一連接板貼置于均溫板的下表面,若干固定件穿過電路板并與該連接板配合,從而將均溫板固定于電路板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均溫板通過一連接板固定至電路板上,從而避免孔在均溫板上開設螺孔而破壞其內部的毛細結構、或導致均溫板內部的工作液體泄漏、或導致外界空氣進入均溫板內等危害,從而使均溫板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散熱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圖1的倒置圖。
圖3是圖1中散熱裝置的部分分解圖。
圖4是圖1中散熱裝置的組裝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其示出孔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的散熱裝置,該散熱裝置主要用于對電路板20上的一第一發熱電子元件21、一第二發熱電子元件23及分別設置于第一、第二發熱電子元件21、23周圍的其它電子元件25散熱。在本實施例中,該電路板20為視頻圖像卡(VGA),該第一、第二發熱電子元件21、23為GPU,且第一發熱電子元件21的功率比第二發熱電子元件23的功率高。
該散熱裝置包括位于電路板20下方的一背板10、位于電路板20上方的一支架30、固定于支架30上且分別與第一、第二發熱電子元件21、23貼設的一均溫板50、貼設于均溫板50上表面的一散熱片組70、裝設于支架30上且位于均溫板50一側的一風扇40及將風扇40、散熱片組70及均溫板50罩設其內的一風扇罩80。
請同時參閱圖2,該背板10包括一縱長的散熱板11及二支撐架13。該散熱板11為由導熱性能良好的金屬材料如鋁材制成的板體,其熱連接于電路板20的下表面,用于吸收電路板20下表面的熱量。每一支撐架13呈“十”字形,用于支撐電路板20。散熱板11上開設有二通孔112,用于分別收容二支撐架13,每一通孔112為正方形以恰好收容其對應的一支撐架13。可以理解地,支撐架13及通孔112的形狀不限于此。
該支架30由導熱性能佳的材料制成,較佳地,其可采用鋁材制成,其包括一大致呈方形的本體31及自本體31一端向外延伸的一弧形的延伸部33。該本體31的中部開設一方形通孔314,用于與均溫板50配合。支架30上遠離電路板20插腳所在側的第一側的頂面凸伸有若干散熱柱312,且這些散熱柱312沿本體31的長度方向間隔排列,以充分利用支架30的表面來輔助散發支架30吸收的熱量。該支架30的相對二第二側兩端向內凸伸有二U形的承載部316,用于承載均溫板50,且該二第二側與第一側相鄰。每一承載部316由二間隔設置的承載片3162及連接二承載片3162的一連接片3164組成。該二承載片3162均為方形的片體,且分別位于本體31的第一側的二相鄰拐角處。二承載部316的開口相對設置。每一承載片3162上開設有一安裝孔3165。均溫板50承載于承載部316且容置于本體31的通孔314,用于與電路板20上的第一、第二發熱電子元件21、23配合。該風扇40裝設于延伸部33的中部,用以冷卻均溫板50及散熱片組70。本體31的底緣用以貼設電路板20上的其它電子元件2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準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富準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30177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