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焦爐氣加氫脫硫的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273124.6 | 申請日: | 2009-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975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國興;劉志凱;雷家珩;張先茂;王天元;王澤;趙志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科林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武漢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7/19 | 分類號: | B01J27/19;C10K1/3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超 |
| 地址: | 43007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焦爐 加氫 脫硫 催化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用于焦爐氣加氫脫硫的催化劑,其特征在于:它以γ-Al2O3為載體,負載有活性組分和助劑;其中活性組分為鐵、鉬和鎳的氧化物,助劑為磷,且鐵的氧化物重量含量為催化劑總量的2%~10%,鉬的氧化物重量含量為催化劑總量的5%~20%,鎳的氧化物重量含量為催化劑總量的0.1%~5%,磷的氧化物重量含量為催化劑總量的1%~8%,其余成分為載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劑,其特征在于:它以γ-Al2O3-MgO為載體,其中MgO占載體的質量百分比為3~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一定量的擬薄水鋁石,加入一定比例的田菁粉,混捏后擠條成型;再于120℃烘干,最后于500℃焙燒4~6小時,制成γ-Al2O3載體;
2)稱取一定量的鉬酸銨溶于去離子水,在不斷攪拌下加入一定量磷酸;然后加入鎳鹽,最后再加入鐵鹽,攪拌均勻,制得Mo-Fe-Ni-P浸漬液;
3)采用等量浸漬法將1)步制得的γ-Al2O3載體浸入2)步制得的Mo-Fe-Ni-P浸漬液中,浸漬時間2~12小時;然后于120℃烘干,再于500℃焙燒2~4小時,得到本發明催化劑。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焦爐氣加氫脫硫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一定量的擬薄水鋁石,加入一定比例的田菁粉,混合均勻;稱取一定量的Mg(NO3)2,溶解于適量水中;將Mg(NO3)2水溶液加入到擬薄水鋁石和田菁粉中,混捏后擠條成型;再于120℃烘干,最后于600℃焙燒4~6小時,制成γ-Al2O3-MgO載體;
2)稱取一定量的鉬酸銨溶于去離子水,在不斷攪拌下加入一定量磷酸;然后加入鎳鹽,最后再加入鐵鹽,攪拌均勻,制得Mo-Fe-Ni-P浸漬液;
3)采用等量浸漬法將1)步制得的γ-Al2O3-MgO載體浸入2)步制得的Mo-Fe-Ni-P浸漬液中,浸漬時間2~12小時;然后于120℃烘干,再于500℃焙燒2~4小時,得到本發明催化劑。
5.根據權利要求書3或4所述的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1)步中所述的田菁粉的質量為擬薄水鋁石質量的0.1%~2%,硝酸鎂的質量為擬薄水鋁石質量的10%~35%;
6.根據權利要求書3或4所述的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2)步中所述的鎳鹽和鐵鹽為硝酸鹽、碳酸鹽或醋酸鹽;
7.根據權利要求書3或4所述的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2)步中所述的Mo-Fe-Ni-P浸漬液中Mo、Fe、Ni、P的摩爾比為(7~27)∶(5~25)∶(0.3~13)∶(3~22)。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劑,其特征在于使用前需預硫化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科林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武漢理工大學,未經武漢科林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武漢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27312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