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熱交換構造體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266738.1 | 申請日: | 2009-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527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小田島貞雄;田島宏邦 | 申請(專利權)人: | 有限會社科技新領域 |
| 主分類號: | F24F12/00 | 分類號: | F24F12/00;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嚴志軍;楊楷 |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交換 構造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使用熱交換元件來進行熱交換的熱交換構造體。
背景技術
近年來,為了提高冷暖氣效果,隨著居住空間朝高絕熱化和高氣密化發展,室內空氣的污染成為問題,人們重新認識到換氣的重要性。作為不損害冷暖氣效果而進行換氣的方法,眾所周知使用熱交換元件在供氣側空氣和排氣側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的方法。
以前使用一種換氣裝置,該換氣裝置在對住宅等建筑物的室內進行換氣時,將排出室內空氣的排氣管道和向室內供給室外空氣的供氣管道連接到在內部設有熱交換元件的箱型外罩(casing),通過在外罩內部具有的送風機使供氣側空氣和排氣側空氣流動至熱交換元件并進行熱交換(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121727號公報
發明內容
這種換氣裝置一般埋入式地設置在建筑物的天花板后和壁內等。
然而,與一般使用的供氣管道和排氣管道相比,現有的換氣裝置有必要用大型的外罩進行外裝,而在天花板后等狹小空間內進行施工是極其困難的。
另外,以前使用的標準的熱交換元件的用于進行供氣側空氣和排氣側空氣的熱交換的接觸時間短,熱交換效率的極限是60~80%左右。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熱交換效率高的熱交換元件且緊湊的熱交換構造體。
本發明的熱交換構造體,通過共用空氣管道而使來自屋外的供氣側空氣流動的供氣管道和來自室內的排氣側空氣流動的排氣管道在規定長度范圍成為一體構造,并且,在該共用空氣管道內,內裝有進行熱交換的細長狀逆流型熱交換元件。
另外,上述供氣管道、上述排氣管道以及上述共用空氣管道是將覆蓋有金屬薄膜的瓦楞平板材彎折形成乃至彎曲形成為筒型而形成的。
另外,在上述供氣管道中內裝有吸入送風機,而且在上述排氣管道中內裝有排出送風機。
另外,上述熱交換元件相對于上述共用空氣管道的截面的縱尺寸和橫尺寸的相加平均值而設定成3倍以上且25倍以下的長尺寸。
依照本發明的熱交換構造體,即使在天花板后等狹小的空間也能夠容易地設置和施工。而且,供氣側空氣和排氣側空氣的接觸時間長,熱交換效率幾乎能夠達到90%~100%。
附圖說明
圖1是顯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一部分截面平面圖。
圖2是顯示熱交換元件的一個示例的立體圖。
圖3是顯示熱交換構造體的說明用立體圖。
圖4是圖3的Y-Y放大截面圖。
圖5是顯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6是圖5的說明用截面圖。
圖7是顯示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8是圖6的說明用截面圖。
圖9是顯示本發明的再一實施例的平面圖。
圖10是顯示瓦楞平板材的放大截面圖。
符號說明
1:供氣側空氣
2:排氣側空氣
3:熱交換元件
4:瓦楞平板材
5:金屬薄膜
6:吸入送風機
7:排出送風機
10:共用空氣管道
11:供氣管道
12:排氣管道
L0:長度范圍
L1:長尺寸
A0:縱尺寸
B0:橫尺寸
M:相加平均值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基于顯示實施例的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熱交換構造體D通過共用空氣管道10而將來自屋外的新鮮的供氣側空氣1流動的供氣管道11和從室內排出的被污染的排氣側空氣2流動的排氣管道12在規定長度范圍L0上一體狀地連接設置。在共用空氣管道10內,內裝有進行供氣側空氣1和排氣側空氣2的熱交換的細長狀的逆流型熱交換元件3。
供氣管道11、排氣管道12以及共用空氣管道10,由粘貼覆蓋有鋁箔等金屬薄膜5的紙或樹脂制的瓦楞平板材4(參照圖10)形成,將瓦楞平板材4彎折乃至彎曲形成筒型而制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有限會社科技新領域,未經有限會社科技新領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2667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變壓器檢修作業防潮裝置
- 下一篇:一種自動調節顯示器可視范圍的方法及其顯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