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游戲機的代幣辨識裝置及代幣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265502.6 | 申請日: | 2009-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103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萬得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萬得 |
| 主分類號: | G07F17/32 | 分類號: | G07F17/32;G07D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偉;王錦陽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游戲機 代幣 辨識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游戲機的代幣辨識裝置及代幣,特別是涉及一種由辨識模塊配合特殊設計的代幣以達成辨識目的的投幣器相關技術。
背景技術
由于物質水平與科技文明與日俱進,人們因收入提高,加上拜科技發(fā)達所賜,得以在基本的生活需求外,享受更多的休閑娛樂,而電子游樂場提供各種琳瑯滿目、聲光效果兼具的游戲機,是許多人非常熱衷的休閑娛樂方式之一。而游戲機是通過收費提供服務,其收費模式大致采取投幣方式,且有現金或代幣之分,一般大型電子游樂場為防偽、方便管理或其他營業(yè)上的目的,多半以代幣計費,但使用代幣本身也存在防偽問題,若代幣容易模仿造假,則其安全性相對偏低,業(yè)者亦將因此蒙受損失。
以目前的工業(yè)及電子技術水平,確實有許多防偽技術可供運用,例如材料辨識、RFID等,但愈是精密的防偽技術,其運用成本即相對愈高,故如何在有限成本下滿足精準的防偽需求,則有待進一步謀求可行的解決方案。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游戲機的代幣辨識裝置,其利用在投幣器上設置辨識模塊,并利用特殊設計的代幣,可在有限成本下執(zhí)行精準的辨識功能。
為達成前述目的采取的主要技術方案是令前述代幣辨識裝置包括一投幣器及一代幣,該投幣器具有一投幣口、一進幣口及一退幣口,并在前述三者間形成一代幣通道,該代幣通道上設有一代幣辨識模塊;其中,該代幣辨識模塊包括:
多個光感應器,沿代幣通過路徑作規(guī)則排列,以感應由代幣通道通過的代幣;
一辨識電路,具有數個輸入端且分別與前述各光感應器連接;該辨識電路將掃描各個輸入端,以判斷各個光感應器是否有信號反應,進而利用各光感應器的輸出信號辨識代幣真?zhèn)危?/p>
又前述代幣是呈圓形,其上至少具有兩交叉且通過軸心的第一中軸線與第二中軸線,該第一中軸線與第二中軸線上分別形成一個啟動孔及一個以上的感應孔;當代幣在投幣器的代幣通道內滾動時,該代幣辨識模塊將先由一光感應器偵測代幣上是否有啟動孔,待偵測到啟動孔后,即開始對感應孔進行偵測,由此各中軸線各自產生一組的辨識碼,并進一步判斷該代幣是否為真。
利用前述技術,可不需運用高成本的精密技術,但卻可達到精密的辨識目的;且利用前述技術可方便在代幣上設定不同的感應孔,以產生不同的辨識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投幣器立體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投幣器分解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投幣器平面剖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辨識電路的線路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代幣平面圖。
圖6為本發(fā)明的一動作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又一動作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投退幣座?????(11)投幣孔
(12)退幣孔???????(20)基板
(21)投幣口???????(22)退幣口
(23)進幣口???????(24)代幣通道
(240)穿孔????????(31)下側板
(310)穿槽????????(32)上側板
(320)穿孔????????(33)第一側蓋
(34)第二側蓋?????(40)進退幣驅動模塊
(41)電磁閥???????????(42)擋止件
(50)代幣?????????????(501)第一中軸線
(502)第二中軸線??????(510)第一啟動孔
(511)~(515)第一感應孔
(520)第二啟動孔??????(521)~(525)第二感應孔
(60)辨識電路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主要包括一投幣器及一配合使用的代幣;其中,該投幣器一較佳實施例的具體構造,請參閱圖1、圖2所示,其包括:
一投退幣座10,其上下端分別形成有一投幣孔11及一退幣孔12;
一基板20,位于投退幣座10內側,并與投退幣座10結合;該基板20概呈倒L形狀,其相鄰于投退幣座10的一端上下位置分別形成一投幣口21及一退幣口22,且分別對正投退幣座10上的投幣孔11及退幣孔12,又基板20另端形成有一開口向下的進幣口23,而基板20在前述投幣口21、退幣口22及進幣口23之間形成有一代幣通道24(請配合圖3所示),供一代幣通過;又本實施例中,該基板20在該代幣通道24上形成有多個穿孔240,供設置辨識元件,詳情容后陳述;
一下側板31,相對結合于基板20的下端處,其一端形成有一穿槽310,該穿槽310對應于前述基板20上代幣通道24與進幣口23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萬得,未經李萬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26550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