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Na-β″-Al2O3固體電解質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264429.0 | 申請日: | 2009-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349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暉;魏曉玲;王瑾;姜曉萍;沈曉冬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35/10 | 分類號: | C04B35/10;C04B35/622;H01M2/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濤;袁正英 |
| 地址: | 210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na al sub 固體 電解質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固體電解質材料的制備方法,特別是一種應用于beta電池用 Na-β″-Al2O3固體電解質的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石油資源和其它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目前風能和太陽能等綠色能源的開發和利 用在中國正在蓬勃發展,然而,目前風能和太陽能的儲能技術成為其不能應用于大規模發 電的制約因素。科學家們正在開發的大規模電力儲能技術主要為二次蓄電池,用作儲能電 池,必須滿足一系列的要求: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高、成本低、自放電速率低、循環壽 命長和安全性能好等。當前人們對儲能二次電池研究較多的是被稱作beta電池的鈉硫電池 和鈉氯化鎳電池。這兩種電池用的隔膜材料均為Na-β″-Al2O3固體電解質,其品質與性能的 優劣,直接關系到電池的性能和工作壽命,并極大的依賴其制備工藝,歷來為研究者所重 視。
Na-β″-Al2O3的制備方法有很多,反應燒結法、噴霧干燥法、溶膠凝膠法、微波燒結法、 部分合成法等。傳統合成方法包括合成與燒結兩個過程。在傳統的合成辦法中,為了獲得 高致密的Na-β″-Al2O3電解質,通常要求在高于1580℃的條件下長時間保溫,長時間的高溫 熱處理會造成Na-β″-Al2O3中Na2O的大量揮發,從而降低其離子電導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縮短固體電解質材料的燒結時間,減少Na2O流失,提高致密 度和電導率的一種Na-β″-Al2O3固體電解質的制備方法。此法制備的固體電解質材料顯示出 優異的性能。
本發明目的技術方案為:以含鈉、鋁、鎂或鋰的化合物為原料,加入穩定劑,制備前 驅粉體,將制得的前驅粉體經造粒、成型后,放入微波爐中,快速燒結得到Na-β″-Al2O3電 解質。
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為:一種Na-β″-Al2O3固體電解質的制備方法,其具體步驟為: (1)取含鋁、鈉和鎂的鹽,溶解在溶劑中,按照目標產物為Na1+xO?Al11-xMgxO16中的金屬元 素的化學計量比稱量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其中0.45<x<1.0;或者取含鋁、鈉和鋰的鹽,溶解 在溶劑中,按照目標產物為Na1+2yO?Al11-yLiyO16中的金屬元素的化學計量比稱量混合得到混 合溶液,其中0.2<y<0.5;(2)在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高分子化合物和分散劑,加熱、攪拌, 反應,得到濕凝膠;(3)將得到的濕凝膠烘干,得到干凝膠;(4)將干凝膠煅燒,得到前驅粉 體;(5)將得到的前驅體造粒、成型后,放入微波爐中,采用分段熱處理的方式,即升溫至 1350~1450℃,保溫10~60分鐘后,繼續升溫至1500-1550℃,保溫3~60分鐘,然后再經過 淬火處理得到Na-β″-Al2O3陶瓷電解質。
其中優選所述的鹽為硝酸鹽、碳酸鹽、氯化鹽、醋酸鹽、檸檬酸鹽、草酸鹽、甲酸鹽 或乳酸鹽。優選所述的高分子化合物為檸檬酸、草酸或酒石酸;分散劑為聚乙烯醇或聚乙 二醇。所述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加入量與所有金屬陽離子之和的摩爾比為0.5~2∶1;分散劑的 加入量與高分子化合物的摩爾比為0.5~2∶2。
優選步驟(2)中恒溫加熱溫度為60-100℃,反應6~30小時;步驟(3)中烘干溫度為 200~3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工業大學,未經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2644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動汽車360°旋轉的高壓彎頭連接器
- 下一篇:連接器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