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插座式接觸件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260601.5 | 申請日: | 2009-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712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山下正樹;久松和仁;本田洋輔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y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R13/11 | 分類號: | H01R13/11;H01R13/20;H01R13/4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新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插座 接觸 | ||
1.一種插座式接觸件,所述插座式接觸件被構造成容納配合接觸件 的一部分,所述插座式接觸件包括:
彈簧部,當所述插座式接觸件容納所述配合接觸件的所述一部分時, 所述彈簧部與所述配合接觸件接觸;
支撐所述彈簧部的彈簧支撐部;和
矛狀部,所述矛狀部設置在所述彈簧支撐部上,
其中:
沿著第一軸線由所述插座式接觸件容納所述配合接觸件的所述一部 分;
在所述彈簧部與所述配合接觸件接觸時,沿著垂直于所述第一軸線的 第二軸線通過所述配合接觸件對所述彈簧部施加力;
沿著所述第二軸線通過所述力按壓所述矛狀部;
所述插座式接觸件還包括末端部,所述末端部具有矩形管狀形狀,并 且所述配合接觸件的所述一部分沿著所述第一軸線插入到所述末端部內(nèi);
所述彈簧支撐部具有板狀形狀,所述板狀形狀被布置成垂直于所述第 二軸線并且形成為所述末端部的一部分;以及
所述插座式接觸件還包括:
中間部;和
一對臂狀部,所述一對臂狀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軸線和所述第二軸線 的第三軸線上彼此相對,所述臂狀部中的每一個都具有構成所述末端部的 一部分的端部,所述臂狀部中的每一個都從所述中間部延伸到所述端部。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式接觸件,其中,所述矛狀部傾斜于 所述第一軸線和所述第二軸線延伸。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式接觸件,其中,所述彈簧部和所述 矛狀部在所述第一軸線上指向彼此相同的方向,而在所述第二軸線上指向 彼此相反的方向。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式接觸件,其中,所述彈簧支撐部在 所述臂狀部中的一個的所述端部上形成懸臂,并且沿著所述第三軸線從所 述端部延伸。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式接觸件,還包括:
另外的彈簧支撐部,所述另外的彈簧支撐部沿所述第二軸線與所述彈 簧支撐部相對;
另外的彈簧部,所述另外的彈簧部由所述另外的彈簧支撐部支撐,并 且當所述插座式接觸件容納所述配合接觸件的所述一部分時,所述另外的 彈簧部與所述配合接觸件接觸,在所述另外的彈簧部與所述配合接觸件接 觸時,沿著所述第二軸線由所述配合接觸件對所述另外的彈簧部施加另外 的力,所述另外的力在所述第二軸線上與施加到所述彈簧部的所述力相 反;和
另外的矛狀部,所述另外的矛狀部設置在所述第二彈簧支撐部上,使 得通過所述另外的力按壓所述另外的矛狀部。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式接觸件,還包括末端部,所述末端 部具有矩形管狀形狀,并且所述配合接觸件的所述一部分沿著所述第一軸 線插入到所述末端部內(nèi),其中所述彈簧支撐部和所述另外的彈簧支撐部中 的每一個都具有板狀形狀,所述板狀形狀被布置成垂直于所述第二軸線并 且形成為所述末端部的一部分。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式接觸件,其中,所述彈簧部和所述 另外的彈簧部被布置成使得所述彈簧部與所述另外的彈簧部之間的距離 朝向所述末端部增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航空電子工業(yè)株式會社,未經(jīng)日本航空電子工業(y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260601.5/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