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層螺旋CT掃描中射線過濾裝置的動態調整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248930.8 | 申請日: | 2009-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138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任毅;趙江魏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軟飛利浦醫療設備系統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6/03 | 分類號: | A61B6/03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曉光 |
| 地址: | 110179 遼寧省沈***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層 螺旋 ct 掃描 射線 過濾 裝置 動態 調整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CT掃描射線過濾技術,具體的說是一種多層螺旋CT掃描中射線過濾裝置的動態調整方法。
背景技術
在多層CT(第三代)設備進行螺旋掃描的時候,不管采用什么重建方法,為了保證建像數據充分,都需要在建像位置之前開始掃描,也就是說有一定的預掃描長度,在球管焦點正對最后一個Z方向上的建像位置之后還要繼續走床一段距離再停止掃描,也就是說有一定過掃描長度。
在預掃描和過掃描這兩段距離上的錐束射線大部分對重建圖像沒有貢獻,僅有一小部分是重建圖像所要求的,這無疑造成了劑量上的損失。見圖1。實際需要建像的位置范圍為B-C,實際掃描的位置卻是A-D,A-B以及C-D的大部分射線是對重建圖像沒有貢獻的。
多層螺旋CT系統中,一般認為預掃描時期的x射線照射是必要的,一般不作處理,這當然會使得部分不被重建圖像使用的射線仍然穿過人體,造成劑量的浪費。
在已知的CT系統中,X射線源發出的X射線在投影到CT機的檢測器之前會經過上切片預準直系統以達到對射線束進行X-Y平面以及Z方向上的形態控制的目的,圖4顯示了Z方向上,上切片對射束的準直。其中上切片中具有對X射線高吸收的物質以達到遮擋與束形目的。
CT掃描設備從單層發展到多層,上切片對于X射線的遮擋作用也由X-Y平面拓展到了Z方向上。在現有技術中,利用上切片進行射線過濾的技術基本分為兩類,一類是X-Y平面內的技術,如對于圓型軌道的掃描,保持扇束采集數據360度上的平滑與連續采集的同時避免劑量上的浪費;或者如果只關心感興趣區域(ROI)的圖像,那么可以通過上切片屏蔽非ROI區域的通道位置來控制射線劑量;其缺陷是不能降低多層CT設備的螺旋掃描由于預掃描和過掃描造成的劑量浪費。
還有一類是Z方向上的技術,如通過上切片的Z方向移動屏蔽螺旋掃描起始和終止掃描中的多余射線,減少帶來的劑量。但該方案只是粗略的提出了基本思想,方案并不高效,并且沒有考慮到寬體檢測器必須應用的三維重建方法。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有針對性的更高效降低掃描劑量的多層螺旋CT掃描中射線過濾裝置的動態調整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用于指導上切片Z方向位移動量的動態調整,可以降低多層CT設備的螺旋掃描由于預掃描和過掃描造成的劑量浪費。本發明方法的動態調整方案依據現有的主流的二維及三維濾波反投影重建算法,從數學上精確對每個投影視圖采集的對圖像有效的射線的范圍建立數學模型,因此可以高效的降低劑量,且得到的動態調整方案為線性位移調整,機械控制上很容易實現
本發明多層螺旋CT掃描中射線過濾裝置的動態調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多層CT進行螺旋掃描過程中的錐形射線束在投影角方向上進行坐標變換,轉換成楔形射線束;
在楔束幾何條件下,在掃描過程中分析每個掃描Z位置的投影視圖獲得的投影數據被重建圖像所使用的條件,進而對每個掃描Z位置所利用的射線的最大層位置或最小層位置建立初始數學模型;
對上述初始數學模型進行推演及數值分析,簡化上述數學模型并得到線性逼近方法;
對前面的結論進行整理,得到最終的可用于機械控制的線性開關縫方案,實現過濾裝置在CT螺旋掃描中的動態調整。
對于采用三維濾波反投影重建方法的CT,通過以下公式計算每個掃描Z位置獲得的投影數據被重建圖像所用到的層范圍:
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軟飛利浦醫療設備系統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東軟飛利浦醫療設備系統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2489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降低的免疫原性的因子VIII突變蛋白
- 下一篇:進入空氣過濾器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