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中厚板軋后冷卻系統的供水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247060.2 | 申請日: | 2009-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085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胡于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45/02 | 分類號: | B21B4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劉淑敏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厚板 冷卻系統 供水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厚板軋后冷卻系統,特別是涉及該冷卻系統的供水裝置。
背景技術
控制冷卻是中厚板軋機提高產品質量、開發高附加值產品的重要手段。中厚板軋后控制冷卻過程,不僅要保證冷卻速度和終冷溫度的控制精度,還要保證鋼板整體溫度控制的均勻性,所以需要一個精度比較高的供水系統進行中厚板軋后控制冷卻。穩定的集管噴水壓力和瞬時大容量供水的提供可以為實現良好和預期的控制冷卻效果提供有利保障。現有的供水系統中,冷卻集管直接連接水源,如果外界水源對冷卻集管供水壓力不穩定或者對于控制冷卻系統的瞬時大容量用水不能提供時,就會使得控制冷卻集管噴水壓力不穩定或無法正常提供運行所需的用水量,影響鋼板的冷卻效果,造成鋼板冷卻不均、終冷溫度過高,生產出不合格的中間產品,影響產品質量和產量,不能發揮應有的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中厚板軋后冷卻系統的供水裝置,該裝置中通過設置一個大截面積高位水箱連接冷卻集管,冷卻集管可以獲得穩定的供水壓力,并能瞬時提供大量水,保證了良好的冷卻效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中厚板軋后冷卻系統的供水裝置,包括冷卻集管,所述供水裝置還包括一高位水箱,所述冷卻集管連接高位水箱,其中所述高位水箱預設有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所述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具有一差值H,所述高位水箱的截面積(單位:m2):H(單位:m)為158-70。
其中,所述高位水箱還設置有雷達液位計;所述高位水箱預設有溢流液位,所述高位水箱上設置有溢流喇叭口;所述高位水箱上設置有放空管;所述高位水箱為混凝土結構;所述高位水箱的出水管上設置有閥門。
本發明所能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高位水箱對中厚板軋后控制冷卻系統進行供水,可以有效的提供實現軋后控制冷卻系統的穩定水,保證其供水的壓力穩定和瞬間大容量用水要求。本系統能夠使得軋后鋼板控制冷卻系統供水穩定,控制冷卻效果更佳,從而進一步改善帶鋼板機械性能,從而保證了成品鋼板的質量和成材率,可以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該供水裝置穩定,投入少,容易推廣和采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厚板軋后冷卻系統的供水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中后板軋后冷卻系統的供水裝置包括冷卻集管1和高位水箱2,高位水箱為混凝土結構,可以節省造價。高位水箱2的截面積為180m2,預設的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差H為2.5m。這樣,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兩處因高度產生的壓強差僅為0.25bar,而控冷的系統壓力范圍為1bar~2bar,利用高位水箱供水能形成穩定的壓力,并且水箱的截面積足夠大,可以瞬時提供大容量的水。
此外,本實施例中高位水箱的水由控冷泵進行補給,利用雷達液位計3控制控冷泵的開啟和關閉,保證高位水箱用水的及時補充。高位水箱上還可預設有一溢流液位7,并設置有溢流喇叭口4,多余的水可從溢流喇叭口4流出至沖渣溝。在高位水箱的底部有放空管5,在停產或其他原因一段比較長的時間不使用時,利用放空管將水箱的水放空至沖渣溝。在高位水箱的出口總管上設置一手動蝶閥6,用于控冷設備的檢修維護。
此外,利用此高位水箱的大型供水裝置設計中,高位水箱的截面積可以為600m2,預設的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差H可為4m,依然能形成穩定的供水壓力和大容量瞬時供水。
本發明中,由于高位水箱截面積較大,最大用水量時,高位水箱的液位變化極小,反映到壓力變化上更小,因此能夠保證壓力穩定和大容量用水要求,便于更為準確的供水調節。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是為充分說明本發明而所舉的較佳的實施例,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基礎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變換,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24706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