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藥陳皮的炮制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246951.6 | 申請日: | 2009-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852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馬興田;許冬謹;吳曉東;陳華師 | 申請(專利權)人: | 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752 | 分類號: | A61K36/752;A61P1/14;A61P11/14;A61P11/10;A61P1/08;A61K1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尚世浩 |
| 地址: | 5153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藥 陳皮 炮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中藥蒸制陳皮的炮制方法。
技術背景
陳皮來源于蕓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成熟果皮。又名橘皮,其性溫、味苦、辛,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能。用于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多痰等癥。藥材分“陳皮”和“廣陳皮”,主產于廣東、福建、四川、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廣陳皮”又稱“新會皮”產自廣東新會,為地道藥材。
陳皮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王好古《湯液本草》中指出:“橘皮以色紅,陳久者為佳,故曰:紅皮、陳皮”。其炮制方法最早見于唐代,主要有去赤脈、去瓢、切制、炒制、醋制、去白等炮制方法。至宋代,除了沿用前人的方法外,又新增了麩炒、巴豆制、姜汁煮、黑豆制等炮制方法。金元時期其炮制方法沒有較大的發展。明清時代達到了鼎盛時期,除了以凈選切制為主流,又新增了煅制、蜜制、蒸制、輔料制。現代的炮制方法主要為凈選、切制、土炒、麩炒、蒸制、蜜制、鹽制等方法。2005版藥典(一部)收載除去雜質,噴淋水,悶透,切絲,陰干。在臨床應用上根據用藥需要,中藥陳皮一般需要凈制,切制或炮制后入藥。
陳皮炮制品在中醫臨床辨證,靈活組方上發揮著不同的治療作用。如陳皮去白取其理氣之功,治脾胃不調;土炒陳皮取其溫中理氣,化痰止嘔之功;鹽制陳皮溫而不燥,更具化痰,消脹理氣開胃之功;麩炒陳皮取其芳香之性,能燥濕醒脾溫胃;蒸制陳皮可以降低辛、溫燥之性,增強理氣健脾和燥溫化痰的功能。對于陳皮的炮制又因其地區使用差異其炮制方法也不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降低陳皮辛燥之性,提供一種適合于嶺南地區使用的中藥陳皮的炮制方法。
現代研究表明,陳皮主要含揮發油、黃酮類、生物堿、肌醇、維生素B1等。橙皮苷屬于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病毒、延緩衰老、抗腫瘤等作用,是陳皮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多作為中藥陳皮定性與定量的標準成分。揮發油是陳皮的辛燥成分,陳皮經蒸制后揮發油降低,橙皮苷含量有所增加,達到了臨床用藥到目的。
本發明的優點是:1、陳皮經過本發明炮制可降低苦、燥之性,使藥性平和,適應嶺南地理氣候環境和人群體制的用藥需要。2、通過蒸制增強了陳皮的理氣健脾和止咳化痰及止嘔的作用,避免了溫燥藥性不利年老體弱、肺陰虛病人的弊端。3、方法簡單、合理、臨床效果良好。
本發明實施的技術方案如下
取陳皮生品置密閉容器內,加入陳皮質量1~2倍的水,室溫悶潤1~3h,在溫度為70~100℃下,蒸制20~90min,取出,晾干,切絲。即得中藥陳皮的蒸制品。
本發明所得的中藥陳皮炮制品的化學成分和中藥陳皮生品的化學成分基本一致。通過對未經本法炮制的陳皮生品和經本法炮制所得的陳皮炮制品的揮發油含量測定和高液相色譜法分析,結果顯示陳皮生品的揮發油含量為0.91%,橙皮苷含量為5.22%,經本法炮制的陳皮炮制品,揮發油含量為0.47%,橙皮苷含量為5.32%,表明經本法炮制后的中藥陳皮揮發油下降了48.4%,橙皮苷增加了1.92%。因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藥效突出、臨床效果好、無明顯副作用的炮制方法。具有穩定可控,勞動強度輕,操作簡便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橙皮苷HPLC色譜圖
圖2中藥陳皮生品中橙皮苷HPLC色譜圖
圖3經本法所得陳品炮制品中橙皮苷HPLC色譜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取陳皮置密閉容器內,加水量是陳皮的質量的1倍,室溫悶潤1h,在溫度為70℃下,蒸制90min,取出,晾干,切絲。即得中藥陳皮的蒸制品。
實施例二取陳皮置密閉容器內,加水量是陳皮的質量的1.5倍,室溫悶潤1.5h,在溫度為80℃下,蒸制60min,取出,晾干,切絲。即得中藥陳皮的蒸制品。
實施例三取陳皮置密閉容器內,加水量是陳皮的質量的2倍,室溫悶潤2h,在溫度為80℃下,蒸制40min,取出,晾干,切絲。即得中藥陳皮的蒸制品。
實施例四取陳皮置密閉容器內,加水量是陳皮的質量的1.3倍,室溫悶潤2.5h,在溫度為90℃下,蒸制30min,取出,晾干,切絲。即得中藥陳皮的蒸制品。
實施例五取陳皮置密閉容器內,加水量是陳皮的質量的1.5倍,室溫悶潤3h,在溫度為100℃下,蒸制20min,取出,晾干,切絲。即得中藥陳皮的蒸制品。
實施例六取陳皮置密閉容器內,加水量是陳皮的質量的1倍,室溫悶潤2h,在溫度為70~80℃下,蒸制25~30min,取出,晾干,切絲。即得中藥陳皮的蒸制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24695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