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磺酰脲類除草劑分子印跡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244842.0 | 申請日: | 2009-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164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朗星;蒲曉蕾;馬曉輝;何錫文;張玉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0/285 | 分類號: | B01J20/285;B01J20/30;B01J20/28 |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顏濟奎 |
| 地址: | 30007***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磺酰脲類 除草劑 分子 印跡 聚合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合成分子印跡聚合物微球的方法,具體為一定大小的磺酰脲類除草劑球型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磺酰脲類除草劑是分子中具有磺酰脲結構的一類除草劑,是迄今活性最高、用量最低的一類除草劑,也是目前世界上銷售量最大的一類除草劑。磺酰脲類除草劑是美國杜邦公司于于1975年發現的,它的第一個開發應用的品種是氯磺隆,1982年在美國登記注冊,隨之在世界各地推廣使用。世界各國爭相開發出多種磺酰脲類除草劑,例如煙嘧磺隆、嘧磺隆、氯嘧磺隆、苯磺隆、甲磺隆、芐嘧磺隆等等。
磺酰脲類除草劑特點顯著,優點突出,是一種超高效的除草劑,在除草劑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其主要特點為:活性極高;可以防治多種雜草,同時不傷害殺死農作物;尤為重要的是對哺乳動物安全,磺酞脈類除草劑的作用是抑制只存在于植物體內的酶,因此被認為對人類是安全的而得到廣泛的使用,而且它對熱和酸堿不穩定,在環境中容易分解而不積累。它與傳統的除草劑相比較具有低毒,高效,低殘留,高選擇性的有點,因此具有廣闊的應用和發展前景。但是由于它的世界上最主要的除草劑,所以對磺酰脲類除草劑的殘留檢測非常重要。
目前磺酰脲類除草劑的主要檢測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譜法,氣相色譜法、酶聯免疫法、毛細管電泳、生物檢測技術等,并采用了一些聯用技術,如氣質聯用,液質聯用。這些方法測定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量時要經過一系列樣品前處理過程,樣品前處理過程的好壞直接影響整個分析結果的準確性。20世紀90年代以來,樣品前處理技術不斷被引入農藥殘留分析中,主要包括:液液萃取、超聲波提取、微波加熱提取、凝膠滲透色譜、基質固相分散萃取、分子印跡合成受體技術、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臨界流體提取等。其中固相萃取是最常用的樣品前處理技術之一,但是使用的吸附填料缺乏專一選擇性,對樣品中農藥的檢測提取凈化效率較低,影響結果的準確性。
分子印跡聚合物具有親合性好、選擇性高、穩定性好、使用壽命長、應用范圍廣等優點,己在色譜分離、固相萃取、生物模擬、生物傳感器以及膜分離等諸多領域得到廣泛的研究和發展,并有望在臨床醫學、天然藥物、環境檢測、生物工程以及食品工程等領域形成產業化規模的應用。
分子印跡最早的起源可追溯到Fischer的“鎖和鑰匙”、Pauling的“抗原和抗體”以及Dickey的“專一性吸附”的概念(王永健,離子交換與吸附,2001,17(4):360~368)。但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和八十年代,現代分子印跡技術(Molecularly?imprinting?technology,MIT)才有了真正的突破。特別是Wulff(G.Wulff,Anew.Chem.Int.Ed.Engl.,1995,34,1812-1832)等人在共價型分子印跡技術和Mosbach(G.Vlatakis,L.I.Andersson,R.Muller,K.Mosbach,Nature,1993,361,645-647)等人在非共價型分子印跡技術上的開拓性工作,使得分子印跡技術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其基本原理是將模板分子與能和其有作用位點的功能單體相互作用,在交聯劑和引發劑的作用下形成聚合物,用洗脫液除去模板分子之后,聚合物中就留下了空間、其形狀及官能基團與原來模板分子幾乎完全匹配的孔穴,這些孔穴可以在復雜的樣品中將模板分子提取出來,從而達到分離、純化、富集的目的。
分子印跡聚合物具有立體構效和相互作用位點雙重識別能力,同時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和耐酸堿及熱的穩定性,可視為性能優良的吸附劑。分子印跡聚合物作為固相萃取填料是分子印跡技術最具應用前途的一個領域。傳統固相萃取的目標物與吸附劑之間的作用力是非特異性的,通常需對萃取和洗脫條件進行仔細選擇,而且對不同基質的分離與分析物需要選擇不同的柱填料,從而限制了固相萃取技術(SPE)的進一步發展。分子印跡固相萃取材料用于環境樣品和農用藥品的富集是十分有效的,它與傳統的固相萃取技術相似,同樣包括預處理、上樣、淋洗、洗脫四步,但是它比傳統的固相萃取填料具有更高的特異性,因此能夠更好的目標物進行富集,還能夠排除大量基質的影響,實現準確、快速和痕量物質的含量測定,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而且分子印跡技術在色譜柱等領域展現了良好的應用前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開大學,未經南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2448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燈柱90°定向起放機構
- 下一篇:環保節能發電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