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稻顯性矮稈相關蛋白及其編碼基因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244329.1 | 申請日: | 2009-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474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程祝寬;李明;苗春波;唐丁;王克劍;顧銘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7K14/415 | 分類號: | C07K14/415;C12N15/29;C12N15/11;C12N15/63;C12N1/00;C12N5/10;C12N15/8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關暢 |
| 地址: | 10010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稻 顯性 相關 蛋白 及其 編碼 基因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稻顯性矮稈性狀相關蛋白及其編碼基因與應用。
背景技術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于半矮稈品種的推廣,世界稻米和小麥產量獲得了 突破性的增長。這次矮化育種被譽為近代谷物生產的一次“綠色革命”。在水稻生 產上,掀起這場“綠色革命”的是水稻半矮稈基因sd1的應用。SD1編碼赤霉素20- 氧化酶,參與赤霉素的合成。目前水稻育種上所利用的矮源基因大部分是sd1的等 位基因。我國所利用的矮源資源主要有6個:矮腳南特、矮仔占、低腳烏尖、矮腳 仔、花龍水田谷和印尼水田谷,這六個品種的矮生特性均由sd1控制。這種矮源基 因的單一性可降低栽培稻的遺傳多樣性,不利于雜交優勢的利用。因此新矮稈基因 資源的發掘越來越引起育種工作者的重視。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分子遺傳學技術的發展帶動了水稻矮稈性狀的分子 機理研究,很多矮稈品系已克隆出了其矮化基因,如d1,d2,d3,d6,d11,d18, d35,d61,gid1,gid2,brd1,brd2,dbs1,dgl1等。這些矮稈性狀大部分是由于 赤霉素或油菜素內酯的合成或信號傳導途徑發生缺陷所致。由于除矮化性狀外,這 些突變基因的絕大多數都會使水稻植株呈現很多不良性狀,因而缺乏在生產上應用 的潛力和前景。目前除sd1外,已發現的矮稈株系絕大部分由于不良性狀而難以在 生產上應用,國內外水稻育種可供利用的矮稈資源十分貧乏。尋找農藝性狀優良的 矮稈資源已成為水稻育種和遺傳學家的重要任務。
目前水稻中已克隆的矮稈基因多為隱性遺傳。相對隱性矮稈,水稻中顯性矮稈 的研究報道較少,生產上也未見其應用。
水稻SLR1(slender?rice1)突變體是一高稈、纖弱的隱性不育植株,SLR1是GAI (擬南芥)、RGA(擬南芥)、RHT(小麥)和D8(玉米)的同源基因。SLR1、GAI、 RGA、RHT和D8都含有一個DELLA基序,因此被稱為DELLA蛋白。GAI,RHT和D8 是以顯性矮稈的形式發現的,RGA是以gai的抑制基因的形式發現的,它的突變可 以部分抑制gai的表型缺陷。SLR1為GA信號傳導途徑的負調控基因,起抑制GA 信號轉導的作用。SLR1不同形式的突變可以導致完全相反的兩種突變表型。SLR1 的C端結構域起抑制GA信號轉導的作用,此區域突變可導致抑制作用的丟失,形 成組成性GA響應突變株,導致高稈、纖弱的表型。slr1就是SLR1基因的C端突變 形式。N端DELLA、TVHYNP及這兩個基序間的序列起感受GA信號的作用,GA信號 觸發DELLA蛋白通過泛素介導的途徑進行降解,從而使GA信號途徑得以暢通。N 端這個區域的突變可阻止SLR1蛋白的特異降解,從而增強對GA信號的抑制作用, 導致植株出現顯性矮稈表型,這類的植株被命名為slr1-d。
SLR1位于細胞核中,以二聚化的形式發揮功能,因此推測當slr1-d與SLR1 處于雜合狀態時,正常的二聚化SLR1可以感受GA信號從而觸發自身的降解,而突 變型的Slr-d不能正常感受GA信號,出現降解障礙,這樣會導致細胞核中slr-d 的量遠超SLR1,大多數SLR1與slr1-d形成二聚體而不能正常發揮作用,slr-d掩 蓋了SLR1的作用從而使突變性狀表現為顯性。事實上,目前發現的DELLA基因的 矮化突變體,如小麥中的rht、玉米中的d8、擬南芥中的gai,都為顯性矮稈,這 三個突變都是由于DELLA基因N端基序突變所致。C端突變使SLR1喪失或減弱了對 GA信號轉導的抑制作用,但突變基因產物仍可以正常感受GA信號從而觸發自身的 降解,因此slr1突變為隱性突變。
在小麥中,RHT的突變體rht可表現出良好的農藝形狀,在生產上大幅度提高 了小麥產量。在20世紀60年代,rht的應用拉開了小麥生產上的一次“綠色革命”, 因此rht也被稱為小麥中的“綠色革命”基因。
鑒于rht的應用在小麥中獲得的巨大成功,因此自SLR1克隆以來,該基因的 應用潛能就引起研究者的注意,盡管最初發現該基因突變體是一高稈、纖弱的不育 植株。
中國是個農業大國,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擁有自己的、具有自主知識 產權的關鍵基因資源對我國非常重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24432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