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GSM網絡雙向認證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244255.1 | 申請日: | 2009-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112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武巧榮;辛陽;杜曉峰;包一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安碼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9/32 | 分類號: | H04L9/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87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gsm 網絡 雙向 認證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網絡安全技術,特別涉及一種雙向認證的方法的設計。?
背景技術
GSM移動通信系統是基于TDMA的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GSM是世界上第一個對數字調制、網絡層結構和業務作了規定的蜂窩系統。GSM是為了解決歐洲第一代蜂窩系統四分五裂的狀態而發展起來的。在GSM之前,歐洲各國在整個歐洲大陸上采用了不同的蜂窩標準,對用戶來講,就不能用一種制式的移動臺在整個歐洲進行通信。另外由于模擬網本身的弱點,使得它的容量也受到了限制。為此歐洲電信聯盟在1980初期就開始研制一種覆蓋全歐洲的移動通信系統,即現在被人們稱為GSM的系統。如今GSM移動通信系統已經遍及全世界,即所謂″全球通″,目前我國的移動通信網就是以GSM系統為基礎的移動網絡系統。?
我國于20世紀90年代初引進采用此項技術標準,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窩模擬移動技術,即第一代GSM技術(2001年12月31日我國關閉了模擬移動網絡)。目前,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各擁有一個GSM網,為世界最大的移動通信網絡。?
GSM系統的典型結構如1-1所示。由圖可見,GSM系統是由若干個子系統或功能實體組成。其中基站子系統(BSS)在移動臺(MS)和網絡子系統(NSS)之間提供和管理傳輸通路,特別是包括了MS與GSM系統的功能實體之間的無線接口管理。NSS必須管理通信業務,保證MS與相關的公用通信網或與其它MS之間建立通信,也就是說NSS不直接與MS互通,BSS也不直接與公用通信網互通。MS、BSS和NSS組成GSM系統的實體部分。操作支持系統(OSS)則提供運營部門一種手段來控制和維護這些實際運行部分。?GSM系統認證流程?
每當MS使用IMSI/TMSI向系統請求位置更新、呼叫建立或業務激活時,MSC/VLR需要對MS進行鑒權。鑒權的大致流程如下所述:?
鑒權也就是認證流程是以鑒權中心AUC中產生的鑒權三參數組(RAND,SRES,Kc)為基礎的。其中,鑒權參數RAND由網絡中的鑒權中心AUC中的隨機數產生器生成;AUC接收到MSC/VLR的請求,每次生成若干個鑒權三參數組(RAND,SRES,Kc),并將生成的三參數組存貯在HLR中,以備鑒權時使用,HLR存貯每個用戶的三參數組,并在MSC/VLR請求時傳送給它,以此保證對GSM網絡中的所有訪問用戶至少有一個未使用的三參數組。在用戶需要接入認證時,MSC/VLR向移動臺(MS)發送RAND,MS使用存貯在SIM卡中的和AUC中一樣的主密鑰ki和相應的算法,計算出SRES。然后把SRES回送給MSC/VLR,驗證其合法性,從而決定是否讓該用戶接入GSM網絡。?
GSM系統中參與認證流程的網絡組成部件有:HLR(AUC)、MSC/VLR、MS。各個部分在認證過程中的位置和作用如下圖所示:?
附圖2給出了GSM系統的認證流程。?
其中:?
在HLR中存有所有與本地用戶相關的信息,如本地用戶的IMSI、電話號碼、登記業務和鑒別密鑰(Ki)等永久數據和一些臨時數據。?
VLR包含與所有當前正在接受服務的用戶有關的信息,除HLR中的永久數據外,還有一些如臨時移動用戶識別號(TMSI)這樣的臨時數據,為相應的MSC提供呼叫建立和鑒別階段的支持。?
鑒別中心(AUC)是一個包含著GSM網絡中最重要和最敏感信息的數據庫,為GSM網絡提供了鑒別用戶、加密數據和信號所必需的全部信息。這些信息包括:每個用戶的鑒別密鑰(Ki),鑒權算法(A3),加密算法(A5系列中的一個),加密密鑰生成算法(A8)。AUC生成一系列隨機數(RAND)、標識響應(SRES)和密碼密鑰(Kc),將它們傳送并存儲在HLR和VLR中,為?鑒別和加密過程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具體流程和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交互如下所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安碼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安碼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24425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混凝土攪拌車底架自動焊旋轉專用設備
- 下一篇:導線壓排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