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信息交互方法、系統、基站和網絡實體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236446.3 | 申請日: | 2009-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456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04 |
| 發明(設計)人: | 邢平平;王新發;楚東雨;劉炬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12 | 分類號: | H04W4/12;H04W76/02;H04W92/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劉芳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信息 交互 方法 系統 基站 網絡 實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信息交互方法、系統、基站和網絡實體。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系統的不斷升級換代,為了節約總所有成本(Totoal?Cost?ofOwnership,以下簡稱:TCO),移動運營商提出了單一無線接入網(SingleRadio?Access?Network,以下簡稱:SRAN)的概念,即不同類型的通信系統,如全球移動通訊系統(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以下簡稱:GSM)、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以下簡稱:UMTS)和長期演進(Long?Term?Evolution,以下簡稱:LTE)進行網絡共建。
在3GPP組織制定的系統架構中,GSM的接入網GERAN包括基站控制器(Base?Station?Controller,以下簡稱:BSC)和基站收發臺(BaseTransceiver?Station,以下簡稱:BTS);UMTS的接入網UTRAN包括無線網絡控制器(Radio?Network?Controller,以下簡稱:RNC)和基站(NodeB),另外,UMTS的增強高速分組接入(High?Speed?Packet?Access,以下簡稱:HSPA+)的接入網由于采用了扁平化結構,僅包括基站(NodeB+);LTE的接入網包括演進的基站(eNodeB)。
現有技術中,一種通信系統的基站與另一種通信系統的接入網中的網絡實體之間是通過核心網進行信息交互的。例如,LTE的eNodeB與GSM的接入網中的BSC通過核心網進行信息交互。
發明人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現現有技術中存在如下問題:
現有技術中,一種通信系統的基站與另一種通信系統的接入網中的網絡實體進行信息交互時,需要通過核心網進行信息傳遞,這導致一種通信系統的基站與另一種通信系統的接入網中的網絡實體之間信息交互時延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交互方法、系統、基站和網絡實體,從而降低第一通信系統的基站與第二通信系統的接入網中的網絡實體之間的信息交互時延。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交互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系統的基站通過直接的通信連接與第二通信系統的接入網中的網絡實體進行直接的信息交互,所述第一通信系統不同于所述第二通信系統。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基站,該基站應用于第一通信系統,包括:
第一信息交互模塊,用于通過直接的通信連接與第二通信系統的接入網中的網絡實體進行直接的信息交互,所述第一通信系統不同于所述第二通信系統。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網絡實體,該網絡實體應用于第二通信系統的接入網中,包括:
第二信息交互模塊,用于通過直接的通信連接與第一通信系統的基站進行直接的信息交互,所述第一通信系統不同于所述第二通信系統。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信息交互系統,包括:應用于第一通信系統的基站和應用于第二通信系統的接入網的網絡實體,所述第一通信系統不同于所述第二通信系統;
所述基站,用于通過直接的通信連接與所述網絡實體進行直接的信息交互。
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通信系統的基站可通過直接的通信連接與不同于第一通信系統的第二通信系統的接入網中的網絡實體進行直接的信息交互,避免了通過核心網傳遞信息,從而降低了第一通信系統的基站與第二通信系統的接入網的網絡實體之間的信息交互時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X2-R接口的控制面協議棧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X2-R接口的用戶面協議棧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Iur-R接口的控制面協議棧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Iur-R接口的用戶面協議棧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一種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四提供的一種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五提供的一種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六提供的一種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七提供的一種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圖;
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八提供的一種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圖;
圖12為本發明實施例九提供的一種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圖;
圖13為本發明實施例十提供的一種基站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23644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獲取物聯網設備組別標識的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行車記錄儀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