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作多孔吸聲材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235569.5 | 申請日: | 2009-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958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郭占成;賀瑞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8B3/00 | 分類號: | B28B3/00;B28C7/04;B28C5/00;C04B28/00;C04B38/00;C04B18/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作 多孔 吸聲材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境材料領域,涉及高爐水淬渣的利用以及多孔吸聲材料的制 作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高爐水淬渣的利用途徑主要有:做為建筑材料、道路材料、廢 水處理吸附劑、農用肥料、制備微晶玻璃等陶瓷產品、生產礦渣棉、制備復合 材料、提取有價成分等。高爐渣的利用途徑雖然多種多樣,但是由于受到各個 利用途徑對爐渣粒度、成分與爐渣存在狀態(晶態還是非晶態)的要求以及存 在的技術問題、市場因素或者生產效益的影響,除了用作水泥熟料外,大多數 的利用途徑還沒有得到廣泛推廣。其根本原因還在于多數產品的附加值低,從 而生產效益低,多數企業不愿意進行投資生產。因此,就需要降低生產成本, 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與附加值,從而提高爐渣回收利用的效益,吸引更多的投 資,以推動爐渣的利用,同時為多孔吸聲材料的生產提供了新的原料。
雖然也有利用高爐渣生產礦渣棉的報道,但是由于其本身強度低,而且, 極細的礦渣棉對人體有害,必須進行外包裝,無法單獨用作吸聲材料,關于用 礦渣棉作為吸聲材料的還較少。目前還沒有關于利用高爐水淬渣顆粒制作多孔 吸聲材料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的高爐水淬渣的利用途徑,促進鋼鐵企業廢渣 的利用率;同時提供一種有較好吸聲性能,并且具有一定的強度的可以大量使 用的廉價吸聲材料。
本發明以高爐水淬渣為原料,以水泥做為粘結劑。該多孔吸聲材料的制作 工藝流程如附圖1所示。具體闡述如下:
(1)把經水淬工藝處理的粒狀的高爐水淬渣,用方孔篩按照粒度等級篩分, 篩出0.355mm~4.0mm的高爐渣水淬渣;
(2)加入占高爐渣水淬渣質量18~33%的水泥,混合均勻;
(3)再加入占加入的水泥質量的45~55%的水,混合均勻,并浸潤10~30 分鐘;
(4)在1.5~4.0MPa的壓強下壓制成型,并脫模干燥,得到多孔吸聲材料。
本發明的再一個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高爐渣水淬渣粒度為0.355~1.0mm,所述 的硅灰粉占高爐渣水淬渣質量的18~24%,所述的壓強為1.5~3.0MPa。
本發明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高爐渣水淬渣粒度為1.0mm~2.0mm,所 述的硅灰粉占高爐渣水淬渣的質量20~30%,所述的壓強為2.0~3.5Mpa。
本發明的又一個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高爐渣水淬渣粒度為2.0mm~4.0mm,所 述的硅灰粉占高爐渣水淬渣質量的25~33%,所述的壓強為2.0~4.0MPa。
本發明的優點
本發明為高爐渣水淬渣提供了一個新的利用途徑,而且制作工藝簡單,所 需投資小,生產成本低,該發明的應用將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
附圖說明
圖1?利用水淬渣顆粒制作多孔吸聲材料工藝流程圖;
圖2?0.355~1.0mm的爐渣制作的樣品照片;
圖3?1.0~2.0mm的爐渣制作的樣品照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具體介紹本發明實施的效果,但本發明的實施效果不局限于 實施例。
【實施例一】
稱3kg的粒度在0.355mm~1.0mm范圍內的高爐水淬渣;稱取610g的水泥, 并與爐渣顆粒混合均勻;用噴壺均勻噴灑約280g的水,混合均勻,等其浸潤 30min;分別稱取約470g、455g、645g的混合物,裝入Φ98mm×h76mm的模 子中,在2.43MPa的壓強下壓制成型,脫模,自然干燥后,即為標準試樣,用 駐波管法測試其吸聲系數。樣品的基本參數與吸聲性能測試結果如表1,表2。 樣品的外觀照片如附圖2所示。
表1實施例一試樣基本參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科技大學,未經北京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23556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