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治療近視眼的中藥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229302.5 | 申請日: | 2009-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955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4-2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曉冰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曉冰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4 | 分類號: | A61K36/904;A61P27/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4600 山東省菏澤市牡***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近視眼 中藥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近視眼的中藥。?
(二)背景技術
近視是一種病因多、類型多且難以治愈的眼病之一,近年來其發(fā)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尤其是青少年發(fā)病率更為明顯,而目前在治療方法上尚無較好的藥物,多數(shù)采用佩戴眼鏡、保健儀治療,在嚴重的情況下采用手術治療,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眼保儀、近視理療鏡等保健儀器,雖然有些效果,但不能治愈,而且易復發(fā)及加重病情,也有的藥物如近視明,不僅價格高,而且藥放在眼部按摩,使用麻煩,藥效不到位,治療時間長,手術治療后遺癥較多,激光治療視力不穩(wěn)定。且手術激光禁忌較多,年齡全在18歲以后。?
(三)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為了彌補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制備工藝簡單、使用方便、療效顯著而價格低的治療近視眼的中藥。?
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本發(fā)明的治療近視眼的中藥,其特殊之處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益母草8-10份、沒藥10-12份、地榆6-10份、艾葉8-10份、苧麻根5-10份、蒼耳子6-10份、使君子8-10份、貫眾8-10份、葶藶子6-8份、枇杷葉8-12份、款冬花10-12份、馬兜鈴4-6份、百部4-6份、瓜蔞10-12份、合歡皮5-10份、仙鶴草4-6份、續(xù)斷6-8份、赤芍4-8份、三七8-10份、月季花10-12份、酸棗仁8-10份。?
制備方法:將所有原料混合,并以紫外線燈對其進行殺菌處理;然后,放入烤箱對藥物干燥,用粉碎機將藥物粉碎,然后研成粉面,再攪拌均勻裝入硬膠囊中,進行包裝。?
用法用量:每日三次,每次兩粒硬膠囊,飯后口服。?
臨床觀察:本發(fā)明對300例患者進行臨床觀察治療,患者為男女10-40年齡段,均為輕度或中度近視,主要癥狀為看遠物模糊不清。治療方法:每日三次,每次兩粒硬膠囊,飯后口服。?
(1)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看遠物模糊不清等臨床癥狀體征消失,功能活動恢復正常,經檢查各項指標恢復正常。?
顯效:看遠物模糊不清等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或大部消失,功能活動基本正常,經檢查大部分指標恢復正常。?
有效:看遠物模糊不清等臨床癥狀明顯好轉或好轉,檢查指標略有好轉。?
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檢查指標未見好轉。?
(2)治療效果:?
治愈270例,占90%,顯效12例,占4%,有效12例,占4%,無效6例,占2%,總有效率98%。?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補心益氣、安神定志、補肝、腎、補脾益血、強筋生肌、舒筋統(tǒng)絡、恢復視中樞功能增視的作用,主要適用于輕度近視(300度以內)和中度近視(300-600度)。制備工藝簡單,使用方便,療效顯著而價格低,口服無毒副作用。?
(四)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發(fā)明的治療近視眼的中藥,??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益母草9克、沒藥11克、地榆8克、艾葉9克、苧麻根7克、蒼耳子8克、使君子9克、貫眾9克、葶藶子7克、枇杷葉10克、款冬花11克、馬兜鈴5克、百部5克、瓜蔞11克、合歡皮8克、仙鶴草5克、續(xù)斷7克、赤芍6克、三七9克、月季花11克、酸棗仁9克。?
制備方法:將所有原料混合,并以紫外線燈對其進行殺菌處理;然后,放人烤箱對藥物干燥,用粉碎機將藥物粉碎,然后研成粉面,再攪拌均勻裝入硬膠囊中,進行包裝。?
用法用量:每日三次,每次兩粒硬膠囊,飯后口服。?
實施例2?
本發(fā)明的治療近視眼的中藥,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益?母草8克、沒藥10克、地榆6克、艾葉8克、苧麻根5克、蒼耳子6克、使君子8克、貫眾8克、葶藶子6克、枇杷葉8克、款冬花10克、馬兜鈴4克、百部4克、瓜蔞10克、合歡皮5克、仙鶴草4克、續(xù)斷6克、赤芍4克、三七8克、月季花10克、酸棗仁8克。?
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
本發(fā)明的治療近視眼的中藥,??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益母草10克、沒藥12克、地榆10克、艾葉10克、苧麻根10克、蒼耳子10克、使君子10克、貫眾10克、葶藶子8克、枇杷葉12克、款冬花12克、馬兜鈴6克、百部6克、瓜蔞12克、合歡皮10克、仙鶴草6克、續(xù)斷8克、赤芍8克、三七10克、月季花12克、酸棗仁10克。?
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曉冰,未經劉曉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22930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