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P2P播放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221736.0 | 申請日: | 2009-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149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邢小良;黃煒;袁江;葉挺群;陳元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公眾信息產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孫寶海 |
| 地址: | 100032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p2p 播放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P2P網絡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P2P播放方法及系 統。
背景技術
傳統的視頻點播服務是基于Client/Server模式的,由于視頻數據量 大,對于服務器帶寬要求高,因此隨著客戶數量的增多,服務器帶寬資 源很快被耗盡,導致系統的擴展性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為此,出現了IP 組播技術及內容分發網絡(CDN),但這兩者仍然存在如下缺陷:隨著用 戶的增加,CDN的投入不斷擴大,服務器群也不斷增加,不僅使得資金 投入加大了而且對設備的維護量也顯著增大了。隨后,由于P2P技術的 使用,大大節省了運營商對骨干網絡的投資,同時也大大節省了影視平 臺建設對流媒體服務器的投資,并且用戶點播的流暢程度也得到了較好 的保障。
目前市場上的P2P分享軟件比較多,通用的P2P分享軟件主要有 BitTorrent(變態下載)及其分支、eMule(電驢)及其分支。
如圖1所示,是現有技術中P2P播放系統的結構示意圖。該P2P播 放系統包括一個Tracker服務器(Tracker?Server,TS)11、多個超級服 務器(Super?Peer,SP)12、多個緩存服務器(Cache?Peer,CP)13以 及多個NP(Normal?Peer)客戶端14。
NP客戶端14,與相應的緩存服務器13相連,用于通過url向Tracker 服務器請求媒體數據。
Tracker服務器11是P2P播放系統的中樞,與一個或多個超級服務 器12相連,在它上面按頻道信息歸類保存著所有超級服務器12、緩存服 務器13以及NP客戶端14的連接信息。
超級服務器12,與一個或多個包含所請求的頻道信息的緩存服務器 13相連,用于存放視頻源,起視頻發布服務器的作用。
緩存服務器13,與Tracker服務器11相連,為視頻流提供高速緩沖, 各個緩存服務器13通過Tracker服務器11提供的地址信息從與其相對 應的超級服務器12獲得數據源。在一個緩存服務器13從Tracker服務 器11獲取其他緩存服務器13的地址信息之后,這個緩存服務器13就與 最近的或者網絡條件最好的緩存服務器13連接以進行數據的交換。需要 注意的是緩存服務器13可以與一個或多個NP客戶端14相連。
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該本地視頻服務器可以是包括超級 服務器和緩存服務器兩個獨立的部件,也可以將超級服務器與緩存服務 器集成為一個獨立的部件。
該P2P播放系統的工作步驟具體如下:一個NP客戶端獲得頻道url 并進行解析,向Tracker服務器進行注冊并獲得擁有該頻道信息的超級 服務器的地址、與該NP客戶端相鄰的緩存服務器的地址以及正在播放該 頻道信息的其他緩存服務器和NP客戶端的地址;該NP客戶端選擇若干 優質的其他NP客戶端,并與所選的若干優質的其他NP客戶端、相鄰緩 存服務器、正在播放該頻道信息的其他緩存服務器相連;該NP客戶端向 相鄰緩存服務器請求媒體數據;所述超級服務器與其他緩存服務器向該 相鄰緩存服務器發送媒體數據;相鄰緩存服務器向該NP客戶端發送媒體 數據,這樣該NP客戶端就完全融入這個P2P播放系統了。
但是,在上述P2P播放系統中,通常由于Tracker服務器處理能力 的限制而成為系統的瓶頸,不便于對大量接入用戶進行管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P2P播放方法,能夠方便 地對大量接入用戶進行管理。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P2P播放方法,包括:控制中心服務器接收客戶 端輸入的頻道信息;控制中心服務器根據存儲的TS鏈表和接收到的頻道 信息在多個Tracker服務器中為客戶端分配Tracker服務器;分配的 Tracker服務器從客戶端獲取頻道信息;分配的Tracker服務器根據存儲 的SP鏈表和頻道信息在多個超級服務器中為客戶端分配超級服務器,并 將分配的超級服務器的地址返回給客戶端;分配的超級服務器與客戶端 建立連接,向客戶端發送片源以進行播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公眾信息產業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公眾信息產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22173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籬架式葡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種可實現無極調灰的原煤洗選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