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團物料破散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220443.0 | 申請日: | 2009-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854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泉海;樸在林;孫國凱;王濱;周啟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2C18/06 | 分類號: | B02C18/06;B02C18/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0161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物料 破散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破碎技術,確切地說是能把一種或多種質地較酥松的塊狀或聚團狀物(如土塊、結塊的化肥、動物糞、生物肥、礦碴、火山灰等)通過該項發明技術快速破碎或分散成更小的塊或顆粒狀和粉狀的混合物。對固體料具有破碎、分散、混合功能。?
背景技術:
目前,在破碎技術領域普遍采用的破碎方法是用錘片式粉碎機、轉齒盤式粉碎機、顎式破碎(粉碎)機等。?
錘片式粉碎機工作部件由機殼、轉子、篩片組成,轉子上安裝有繞轉子軸旋轉并相對轉子軸有旋轉運動的錘片,隨著轉子軸高速旋轉的錘片與物料撞擊后粉碎物料,通過篩片進行粗細分離后完成物料粉碎過程。主要用于小顆粒脆性物料的粉碎,通常每1kW動力生產率為180kg/h。?
轉齒盤式粉碎機工作部件由機殼、定齒盤和動齒盤以及篩片組成,定齒盤和動齒盤都有固定的柱狀齒爪,分別稱為定齒和動齒,定齒盤上的定齒和動齒盤上的動齒相互交錯,定齒盤繞其軸線旋轉,當物料運動在動齒和定齒之間時,在定齒和動齒的剪切作用下完成粉碎過程。主要用于小顆粒脆性物料的粉碎,通常每1kW動力生產率為120kg/h。?
顎式破碎機其工作原理相象動物上下顎咀嚼運動,主要用于對體積較大的脆性材料進行破碎初加工。?
目前在市場流通中稱為粉體機、粉碎機、破碎機及分散機等產品不但結構形式和工作原理以及功能用途都與本發明不同,其加工對象也不同。本發明技術每1kW動力生產率達18000kg/h以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一種用于破碎分散技術的“一種聚團物料破散機”。將農業生產中農機具對土壤或糞肥的翻耙及旋耕部分技術引進應用到本發明中,與粉碎技術領域中機殼、轉子、進料、出料等部分技術相結合,包含了本發明技術領域現有技術不能涉及的技術,形成一種能將一種或同時多種質地較酥松的塊狀或聚團狀物料快速破碎成更小的塊或顆粒狀和粉狀的混合物技術,在本技術領域提高生產率100倍以上。?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技術的總體結構圖?
圖1中:1.上機殼,2.轉子,3.軸承座,4.下機殼,5.出料斗,6.機架,7.進料斗,8.螺栓,9.出料口,10.出料口后板?
附圖2是本發明技術的轉子結構圖?
圖2中:1.轉子盤1,2.轉子盤2,3.轉子盤3,4.轉子盤4,5.轉子軸,6.螺栓,7.A型旋刀,8.B型旋刀,9.防松墊片?
附圖3是本發明技術的B型旋刀圖形?
附圖4是本發明技術的A型旋刀圖形?
具體實施方式
由附圖1所見,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其結構由進料斗7、上機殼1和下機殼4、轉子2、出料口9、機架6主要部分組成。下機殼用螺栓10和螺栓11與機架連接固定,轉子通過軸承座3安裝在機架上,上機殼用螺栓8與下機殼連接固定為一體,進料斗7置與上機殼上方,進料斗中心垂線和機殼中心垂線重合。進料斗底與上機殼內部空間相通形成進料通道,投入料斗的物料進入機殼內與高速旋轉的轉子相碰撞,在剪應力的作用下被破碎分散開并下落通過出料口9進入出料斗5排出,完成物料通過本發明技術達到被破碎分散的全過程。出料口弧度α小于75度。?
由附圖2所見,本發明轉子2的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方案是:其結構主要由轉子盤1、轉子盤2、轉子盤3和轉子盤4組成。每個轉子盤上用螺栓6和防松墊片9緊固安裝A型旋刀7和B型旋刀8。同一轉子盤上的A型旋刀7和B型旋刀8分別安裝在轉子盤的兩側面,其刀尖曲向相對。兩轉子盤間距離以兩相對刀尖間沿轉子軸線方向無距離為宜。附圖中A-A剖視為1個轉子盤4的左剖視,1個轉子盤上安裝4個旋刀,以轉子軸線為圓心,沿圓周方向360度均勻頒布;B-B剖視為2個轉子盤3和轉子盤4的左剖視重合視圖,兩相鄰轉子盤上旋刀以轉子軸線為圓心相對旋轉位移45度。轉子盤與轉子軸剛性固定連接。?
附圖3為B型旋刀,其刀尖曲向右?
附圖4為A型旋刀,其刀尖曲向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農業大學,未經沈陽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2204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