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線局域網基站接入系統及智能定向收發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219472.5 | 申請日: | 2009-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651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文杰;殷勤業;李鋒;劉遠洋;楊榮;徐振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16/28 | 分類號: | H04W16/28;H04W84/12;H04W88/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臨 |
| 地址: | 710049***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 局域網 基站 接入 系統 智能 定向 收發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線數據通信系統,具體涉及到一種無線局域網(WLAN, Wireless?Local?Area?Network)基站接入點(AP,Access?Point)的系統及 智能定向收發方法。
背景技術
WLAN屬于一種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它通過無線射頻(RF)技術在空中傳 輸數據、話音和視頻信號,具有靈活、高效等特點。無線終端很好的可移動 性是其相對于布線網絡的重要優勢之一。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和對無線 局域網通信速率要求的不斷提高,數據速率、安全性和服務質量都得到了很 好的提升。
基站接入點AP也稱作網絡連接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將無線網絡接入以太 網,一個AP能夠在幾十米至上百米的范圍內連接多個無線用戶。在一些應用 密集的區域,往往要設置多個基站接入點,用于提高通信速率;而在一些應 用稀少地區,為了節省投資,又希望一個AP可以覆蓋較大的范圍。
然而,現有的無線AP采用全向天線進行發送和接收,在功率受限的情況 下,可以覆蓋的范圍比較小;在有限的無線信道資源條件下如何增加系統的 吞吐率也是現有AP應用受限的問題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利用與無線局域網基站接入點AP連接的智能天線波束切 換控制實現每一幀業務幀定向接收或發送,以克服現有的無線AP采用全向天 線,在功率受限時覆蓋范圍較小的問題,實現提高基站接入點AP的覆蓋范圍 和網絡吞吐率,同時解決了AP之間存在基站間干擾的問題。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是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
一種無線局域網基站接入系統,包括智能天線波束切換控制部分、擺放 位置相鄰的第一智能天線和第二智能天線,兩個智能天線均為可進行波束切 換的正九棱柱天線,且結構相同;智能天線波束切換控制部分由射頻接收模 塊、A/D轉換器以及基帶處理和控制模塊構成;第一智能天線與射頻接收模 塊相連;第二智能天線輸出與基站接入點AP模塊相連;射頻接收模塊對來自 第一智能天線的射頻信號進行解調,解調后輸出的4路I、Q模擬基帶信號經 A/D轉換器采樣變為4路I、Q數字基帶信號,輸出到基帶處理和控制模塊, 該模塊采用FPGA對接收到的數字基帶信號進行處理和分析,并根據得到的結 果控制第一、第二智能天線的波束方向,從而使得系統接收/發送的每一個業 務幀都使用定向波束進行接收/發送。
利用上述系統實現智能定向收發的方法,包括系統初始化、定向接收和 定向發送三個流程,其中:
系統初始化的流程包括:
(1)系統初始化時,基帶處理和控制模塊控制兩個正九棱柱的第一、第 二智能天線都工作在全向波束;初始化射頻接收模塊使其工作在接收狀態;
(2)系統初始化時,每隔一定時間間隔通過基帶處理和控制模塊改變射 頻接收模塊的頻點,并將不同頻點處解調后的基帶信號通過A/D轉換器,作 為基帶處理和控制模塊的輸入,此模塊實時運算得到不同配置頻點下數字基 帶信號的接收信號強度,接收信號強度最強的頻點極為此基站接入點的頻點, 射頻接收模塊配置至此頻點進行后續接收/發送,此頻點配置過程只在系統初 始化的時候進行一次;
定向接收一個業務幀的流程包括下述步驟:
(1)初始狀態時,使兩個正九棱柱的第一、第二智能天線都工作在全向 波束;
(2)當第一智能天線起始檢測到有業務幀時,再區別檢測該幀是否是由 客戶端發起的業務幀,如果該幀是由客戶端發起的,則由射頻接收模塊將該 幀幀頭的前一小段時間信號解調成基帶信號,通過A/D轉換器轉為數字信號, 基帶處理和控制模塊對得到的基帶數據進行計算后,調整射頻增益至合適值, 其目的是為了實現自動增益控制,使系統接收到的信號強度值在A/D的動態 范圍之內,方便進行處理;
(3)接著,在對此幀的后續接收過程中,基帶處理和控制模塊切換第一 智能天線的九個波束方向,分別使用九個波束對后續接收到幀的前一小段進 行接收,使接收到的射頻信號通過射頻接收模塊及A/D轉換器由基帶處理和 控制模塊計算第一智能天線在各個方向上的接收信號強度RSSI,由此選定具 有最大接收信號強度的方向;
(4)基帶處理和控制模塊調整第二智能天線的波束方向為最大接收信號 強度方向,第二智能天線將其對應的波束作為此幀接收的最終方向,把該業 務幀接收至基站接入點AP模塊,由AP模塊對此幀進行相應的處理和響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21947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超長U型管的彎管裝置
- 下一篇:一種軋管機機蓋的打開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