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固化快速成型陶瓷漿料磁力攪拌和液位調節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219363.3 | 申請日: | 2009-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338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滌塵;連芩;李翔;邊衛國;朱林重;靳忠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8C1/04 | 分類號: | B28C1/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 地址: | 710049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固化 快速 成型 陶瓷 漿料 磁力 攪拌 調節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快速成型領域,涉及一種光固化快速成型裝置,尤 其是一種光固化快速成型陶瓷漿料磁力攪拌和液位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發展和快速成型制造技術的完善,增材制造技術已經 應用到越來越多的領域。光固化成型技術是增材制造技術的重要分 支。傳統的光固化成型技術所應用的材料是光敏樹脂,所成型出來的 零件和原型都是樹脂材料,必須通過鑄造或注模等工藝進行二次加工 才能應用,這大大限制了光固化成型技術的應用領域。
近年來,隨著光固化成型技術的深入研究,已經可以用光固化 成型設備直接成型陶瓷材料。光固化直接成型陶瓷有著廣泛的應用前 景,包括應用在軍事領域的光固化成型碳化硅陶瓷發動機葉片,應用 在醫學領域的光固化成型生物陶瓷人工骨等。一體化陶瓷成型可以免 去傳統鑄造過程中的復雜型芯型殼設計。
然而,一系列問題制約著光固化直接成型陶瓷技術的發展。包 括陶瓷漿料的散射嚴重,易沉淀變質等問題。這些問題都使得光固化 成型陶瓷的精度大大降低。本發明針對光固化直接成型陶瓷過程中陶 瓷漿料易沉淀變質的問題,設計了具有磁力攪拌功能的漿料槽,解決 了此問題,大大提高了制作精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光固化 快速成型陶瓷漿料磁力攪拌和液位自動調節裝置,該裝置針對光固化 成型陶瓷制品過程中易出現漿料沉淀現象,導致影響制作精度的問 題,提出在制作過程中采用磁力攪拌裝置,對陶瓷漿料進行攪勻攪拌, 可以有效光固化直接成型陶瓷過程中陶瓷漿料易沉淀變質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解決的:
這種光固化快速成型陶瓷漿料磁力攪拌和液位調節裝置,包括 一矩形的漿料槽以及設于漿料槽內的網板和刮板,所述漿料槽內還設 有一可垂直上下移動的浮塊,漿料槽的下方設有磁力攪拌機,漿料槽 的內槽底上有用于設置磁力攪拌機轉子的圓型盲槽,漿料槽一端的上 側外伸為刮板腔,漿料槽另一端的上側部分外伸為液位檢測腔,液位 檢測腔內設有液位檢測裝置;所述漿料槽和網板均采用磁通透材質。
上述漿料槽的下方設有一安裝腔體,所述磁力攪拌機設于安裝 腔體內,磁力攪拌機的工作盤面與漿料槽的槽底內平面平行,且兩個 面的垂直距離小于10mm。
上述圓型盲槽與漿料槽兩側邊相切,圓型盲槽的深度為8~ 10mm。
上述漿料槽和網板的材質為鋼化玻璃、鋁合金或聚四氟乙烯材 料。
上述浮塊設于漿料槽靠近液位檢測腔的一端,網板水平設于圓 型盲槽的上方,刮板垂直設置于網板上方且能沿漿料槽軸向滑動。
上述刮板的上端通過刮板連接桿連接到刮板驅動機構上,刮板 的厚度設計為3mm。
上述浮塊為空腔或實芯的矩形塊體,浮塊的上端設有連接桿, 連接桿與升降驅動機構連接以驅動浮塊上下移動。
進一步的,當漿料粘度在0.3-0.5Pa.s時,磁力攪拌機的攪拌能 力以去離子水計,應大于漿料槽容積的五倍;當漿料粘度在0.5-1Pa.s 時,磁力攪拌機的攪拌能力以去離子水計,應大于漿料槽容積的20 倍。
本發明的光固化快速成型陶瓷漿料磁力攪拌和液位調節裝置, 通過向漿料槽底部加裝了磁力攪拌機,并對漿料槽內部結構進行了相 應的優化設計,適應性的改變了漿料槽以及網板的材質,同時改變了 刮板的安裝方式,增大了工作面,并且在漿料槽內部設置了液位檢測 裝置,不僅通過磁力攪拌機的攪拌,有效防止了陶瓷漿料的沉淀,而 且在光固化成型過程中,保證了陶瓷漿料的均勻性。本發明通過液位 檢測裝置采集液面高度信息,并換算成浮塊應升降的高度,進而通過 浮塊的上下移動來調節液面高度,從而有效保證了陶瓷制品的成型精 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另一角度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的浮塊1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的網板2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中的漿料槽5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的A-A剖視圖。
其中:1為浮塊;2為網板;3為刮板;4為磁力攪拌機;5為漿 料槽;6為圓型盲槽;7為液位檢測腔;8為刮板腔;9為刮板連接桿; 10為安裝腔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21936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