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三維船舶建模零件的自動裝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214510.8 | 申請日: | 2009-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514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黃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文沖船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一新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馬麗麗 |
| 地址: | 510725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三維 船舶 建模 零件 自動 裝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動裝配方法,尤其是一種三維船舶建模零件的自動裝配方法。屬于 船舶三維設計領域。
背景技術
三維系統中的裝配是一種虛擬裝配。虛擬裝配是指在虛擬環境中,利用虛擬現實技術 將設計的產品三維模型進行預裝配,在滿足產品性能與功能的條件下,通過分析、評價、 規劃、仿真等改進產品的設計和裝配的結構,實現產品可裝配性和經濟性。在船體專業中, 虛擬裝配涉及到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確定零件相互間的焊接關系,二是確定零件的組件歸 屬問題。本申請涉及的裝配問題屬于第二方面問題,這種裝配亦稱為組件裝配。船體結構 虛擬組件裝配的目的首先是為了得到最優的組件裝配方案,其次是為了能夠順利生成三維 組件裝配圖。
大部分的三維建模系統都有裝配功能,但都屬于手工裝配。幾百上千個零件的裝配無 疑是一個枯燥繁重的工作。為了解放生產力,人們希望能夠設計一個有效的自動裝配方法。 但現有的裝配方法主要以機械裝配為主,船體相關的自動裝配方法很少,研究船體組件裝 配的基本沒有。船體的自動裝配系統是指通過系統和程序來分析出零件的組件歸屬(在已 知編碼的情況下),然后自動裝配到正確的組件下。在分段內存在相同組件的情況下,僅由 零件的編碼無法區分出正確的組件。目前,市面上并沒有專門的船體零件裝配分析方法, 而傳統的機械裝配方法無法適用于船體零件的裝配分析。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研究一種有效的船體裝配分析方法來支持船體自動裝配系 統的研究和開發。本發明提供一種全新的設備用于三維船舶建模零件的自動裝配方法,該 方法為自動裝配系統的核心方法。該方法的研究創立使得自動裝配系統在僅依靠零件編碼 和零件重心兩組數據的情況下就可以準確判斷出零件的組件歸屬,從而實現真正的自動裝 配。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方法首先提出了組件內零件平均重心距 離和最小的理論,并以零件編碼和重心數據為基礎,結合組件內零件平均重心距離和最小的 理論,來判斷其零件的準確組件歸屬(組件名稱相同而安裝位置不同的兩個組件)。
首先,具體說明一下零件編碼的概念和解釋,法國Dassault?System公司的 CAD/CAE/CAM一體化軟件CATIA(Computer?Aided?Tri-Dimensional?Interface?Application) 是一種船舶三維建模軟件。CATIA的船體模型具有精確度高、仿真性強、視覺效果好的特 點,能夠提供逼真的數字模型。但由于CATIA所提供的船體建模工具不夠豐富,加上CATIA 本身的核心算法精確度過高,從而使得船體模塊的建模效率并不高。CATIA模型中的每個 零件以及對零件的各種附加修改結果都是一個完整的可操作對象,導致模型更新緩慢,任 何一個對象的修改都可能會引起關聯對象的重新生成,即使關聯對象沒有任何改變,使得 CATIA的模型一方面能夠因為一個零件的修改而自動完成相關零件的修改,避免漏改,也 減少了用戶需要手工調整零件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由于這種關聯的特點是建立在高精度 的算法基礎上的,使得一旦分段的關聯零件數達到一定數目后,關聯修改會導致模型修改 速度明顯下滑。由于船舶的生產設計過程是一個反復修改的過程,一個分段在初次建模完 成后,往往還需要經過多次的修改才能最終完工。所以,雖然CATIA船體模塊的初次建 模效率相比其他三維軟件沒有落后太多,但模型的最終完工時間卻要遠落后于其他的三維 建模軟件。
為了利用CATIA對象類型多、仿真度高、對象關聯性強、屬性值豐富等優點,可以通 過CATIA的數據接口和二次開發工具,來豐富CATIA的建模工具,簡化建模操作;也可 以利用其對象屬性豐富的優點進行數據分析,減少數據的后處理工作;更加可以針對大批 量有規律的數據開發自動處理,提高總的生產設計效率和精度。
零件編碼是船舶的基礎數據,是在生產設計過程中由設計員對船體結構中最小元件的 命名。編碼的目的是為了指導船體結構的裝配,編碼的過程是一種裝配方案的設計過程, 對編碼的所有分析過程都是圍繞這個目的來進行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文沖船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廣州文沖船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21451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