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反饋調速單位功率因數逆變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208551.6 | 申請日: | 2009-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974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佼;翟玉良;劉艷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彼岸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7/537 | 分類號: | H02M7/537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101 山東省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饋 調速 單位 功率因數 逆變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逆變器,屬于電機學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斬波式串級內反饋調速系統,由不可控整流器、晶閘管有源逆變器和升壓斬波器三部分組成,工作時晶閘管逆變器的逆變角固定在最小值(30°左右)不變,通過改變斬波器的占空比向轉子繞組提供頻率相同且幅值可調的附加電勢以達到改變轉子電壓,實現無極平滑調速的目的。通過使用發現,現有的斬波式串級內反饋調速系統存在兩個缺點:
1、系統的功率因數仍然偏低,效率較低,減少了電機的使用壽命;
2、在逆變工作時,交流電源發生缺相或者突然跌落,由于直流電動勢的存在,造成逆變顛覆。
有源逆變器采用觸發晶閘管逆變的方式,而晶閘管屬于半控型電力電子器件,關斷時必須使其陽極電流減少到維持電流以下,這只有使陽極電壓減少或反向的方法才能實現。關斷時間長達150微秒,導致逆變角不可能為0°,而必須保持最小值30°,功率因數最大只有λ=cos30°=0.861,同時晶閘管觸發環節易受干擾和缺乏自保護能力,它的觸發靈敏度是變化的,易受周圍環境影響,一些干擾信號就能使它誤觸發導通,尤其當電網波動、電源跌落或電機瞬時堵轉時電流突變,經常造成快速熔斷器及晶閘管同時燒壞故障,造成逆變失敗。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技術上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功率因數高、電流畸變率極小、損耗小、性能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內反饋調速單位功率因數逆變器。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措施實現的:
本發明的內反饋調速單位功率因數逆變器,包括IGBT和二極管,采用三相橋式連接,與電源正極連接的三個上橋臂為IGBT的集電極與二極管的陰極相連組成的串聯電路,與電源負極連接的三個下橋臂為IGBT的發射極與二極管的陽極相連組成的串聯電路,上橋臂中的IGBT的發射極與下橋臂中的IGBT的集電極相連。
本發明的內反饋調速單位功率因數逆變器,所述IGBT的發射極和集電極之間均連接有二極管,并且IGBT的發射極與二極管陽極相連,IGBT的集電極與二極管的陰極相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不易受周圍環境和干擾信號的影響,電流畸變率低,性能安全可靠。2.功率因數高,減小了損耗。3.結構新穎、成本低廉、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圖中1為逆變器部分電路,它包括絕緣柵雙極晶體管IGBT和二極管,圖中VT1-VT6代表絕緣柵雙極晶體管IGBT,D1-D6代表二極管,內反饋單位功率因數逆變器主要由這十二個器件組成。采用三相橋式連接,其中,D1、D3、D5采用共陽接法連接于逆變電壓的正端,其陰極分別與VT1、VT3、VT5的集電極相連,組成三相橋的三個上橋臂,VT1、VT3、VT5的發射極分別與VT4、VT6、VT2的集電極連接,D4、D6、D2的陽極分別接在VT4、VT6、VT2的發射極上,而D4、D6、D2采用共陰接法接于逆變電壓的負端。同時每個IGBT上都要并聯一個反向二極管,其中每個IGBT的發射極與二極管陽極相連,IGBT的集電極與二極管的陰極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彼岸電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彼岸電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20855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控制線性馬達振動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LED電子顯示屏供電系統及供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