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機交互系統及其相關系統、設備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0910207846.1 | 申請日: | 2009-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632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高精鍊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國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8 | 分類號: | G06F3/048;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劉延喜 |
| 地址: | 510620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機交互 系統 及其 相關 設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人工智能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人機交互系統及其相關系統、設 備和方法。
背景技術
人類自以計算機為代表的交互式設備產生以來,衍生了具有不同特點的多 種智能系統,包括NOVEL、UNIX、LINUX、WINDOWS等適用于個人計算機的傳統 類型,還包括基于便攜式交互設備如手機、Palm、PDA等的各種新型的智能系統 WINDOWS?CE、SYBIAN、ANDROID、NOVA等,各種操作系統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縱 深發展。操作系統的水平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人機交互系統的智能程度。
所有傳統的操作系統中,其指令輸入技術的發展基本上遵循從命令模式到 指點模式演進的過程,期間面向程序編程的出現,是將指點模式操作系統推向 高潮的關鍵所在,無疑,第三次產業革命的巨大飛躍,離不開此類技術的實現, 同時,人類正處于第三與第四次產業革命的交叉路口,未來人類走向以人工智 能為標志的第四次產業革命也需以此為基礎不斷演進。
傳統的命令輸入模式,使用字符串輸入一個命令行,然后由系統調用與該 命令行相對應的程序執行相應的功能,故其繁瑣、低效等不足自然不得而知。 而指點模式操作系統產生后,迅即普及,盡管有硬件同步發展的功勞,更重要 的卻是因為其改變了人類操作人機交互設備的傳統習慣,進一步符合人類以對 象為基礎的思維方式。正因此,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中,指點輸入模式的操作 系統已經淘汰了命令輸入模式,命令輸入模式的操作系統多存在于銀行、電信 等專業性較強的領域。由指點模式所帶來的產業鏈,推動全球IT市場的快速發 展也是史所未有。
不管如何,所有既有的操作系統,依然停留在用戶輸入、機器一一對應響 應的水平上,并不能按照人類的思維方式進行智能化思考,以便前導性地為用 戶提供與輸入相關聯的其它信息。為了實現類似的功能,往往需要附加單個或 其它多種相關的專門程序方能實現,但是,這些單個附加的專門程序仍然是機 械性的,是針對某個具體的功能有針對性地實現的,并不具有普遍適應性。就 是進入該程序本身之前,也需要經過繁瑣的一番指點操作,表現在人類思維上 是斷續操作的。以計算機為例,要運行某個功能,往往需要順著菜單一層一層 進行人工查找,直至找到相應程序方能點擊運行;以手機為例,如須撥打通訊 錄中已記載的某人的電話,需先經繁瑣的點擊操作,進入通訊錄找到該人后, 再調用電話模塊進行通信;同理,其它便攜式終端設備也一樣,一切皆源于操 作系統的輸入模式的具體實現。
或許,由于個人計算機配備了體積相對較大的鍵盤和屏幕,用戶基于操作 上的既成習慣而在主觀上不覺得這種傳統的指點輸入模式帶來多大的不便,但 是,表現在屏幕和鍵盤較小的便攜式終端交互設備如手機、PALM、PDA、MP4、 上網本等設備上,則其對比尤為明顯。
便攜式交互設備中,由于其鍵盤和屏幕均較小,故對輸入法的實現帶來很 高的要求,如在九宮格鍵盤格式的手機中,除了僅有的若干按鍵之外,并不宜 搭載鼠標之類的其它輸入設備,因此,如何高效地利用九宮格鍵盤進行快速輸 入便成為問題,實踐證明,手機鍵盤輸入與計算機鍵盤輸入不僅在速度上不可 同日而語,而且在菜單選取、命令選取等功能性操作上的速度和便利程度上也 不可相提并論。由此,進一步說明了,即使微觀看待傳統的操作系統的輸入模 式,也可以看出期間有尚待完善之處。至于26鍵盤的便攜式交互設備,則其小 鍵盤的操作上的不便依然會更突出同一缺陷。
盡管觸摸屏手機采用了軟鍵盤的方式,但軟鍵盤的實現也是硬鍵盤在觸摸 屏上的延伸,故不行贅述。
指令的輸入工具,表現在計算機上,主要是鍵盤和鼠標以及其它語音輸入 工具,表現在便攜式交互設備上,則主要為鍵盤和語音,無論具體的輸入工具 及其輸入方法如何,均為人類思維的表達工具,現有技術均不能改變人們進行 單一表達而機器進行單一反饋的習慣。當然,人類已經發明了腦電波翻譯器、 虹膜識別器等設備,并且將其應用為輸入設備,但這些技術尚未成熟,還有很 長的路要走。
綜上可知,傳統的多種操作系統盡管在其它技術上不斷演進,但其智能化 程度依然停滯不前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無法脫離用戶單一表達與機器單 一機械反饋這一定向思維,也即無法延伸人類思維,其中廣義的輸入法(包括 語音、鍵碼等方式,而非具體某種字符編碼規則所代表的如五筆、拼音輸入法 等)作為用戶表達途徑,在其中起到關鍵的作用,但并非全部。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國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國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2078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自動的算法切換的助聽設備
- 下一篇:安全輸液報警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