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延長繼電器工作壽命的方法和它的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99458.3 | 申請日: | 2009-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144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高崢嶸;林忠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崢嶸;林忠生 |
| 主分類號: | H01H47/02 | 分類號: | H01H4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周濂堂 |
| 地址: | 201101 上海市閔***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延長 繼電器 工作 壽命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屬繼電器技術、控制器件技術、和電子電路技術領域,確切地說是電子電路 和繼電器相結合的技術。
背景技術
繼電器是一種比較普遍和經濟的控制電流通斷的元器件.由于繼電器控制通 斷是采用金屬片作為接觸點,接通與斷開時會產生電弧,所以繼電器的使用壽命 相對來說比較短。
為了克服繼電器以上的缺點,很多發明提出了用半導體開關與繼電器并聯或串聯 的方法來減少電弧的產生。
多數的發明是將半導體開關與繼電器并聯構成導通及斷開的執行部分,通過這種 方式,它能使半導體開關與繼電器同時動作來控制線路的通斷。這類線路為了使 導體開關與繼電器的導通時間有前后之分,都會附有電子式或機械式延時線路, 這大大影響到其實效性及可靠性,例如Patent?No.4772809,Patent?5053907, Patent?5699218等。
同時,有另外一個專利PCT/US00/13779,專利發明人是Lim?Tiong?Seng,他是把 繼電器的線圈與電子開關的控制部分串聯,由于半導體開關的啟動速度快,及靈 敏度高于繼電器,當兩者同時被輸入或斷開控制信號,繼電器與電子開關的導通 與斷開產生時差,從而減少電弧的產生。但這個發明也有一個缺點,當通過線圈 的電流斷開時,由于線圈的儲能作用,在線圈兩瑞產生″反向偏置壓″,影響了電 子開關的控制部分,使它過快的斷開,所以此發明也重申它需要一個以電容為主 的延時電路,才能保證繼電器接觸點在斷開時避免電弧產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不用附有電子式或機械式延時線路,也能保證繼電器接觸點 在斷開或合上時能避免電弧產生的一種延長繼電器工作壽命的裝置。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延長繼電器工作壽命的裝置,其方案是:由繼電器、電子開關、發光二極 管、電阻、雙向兩極管、三極管、控制電壓端、繼電器線圈相聯接而構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發明控制線路的工作模式兼具串聯模式與并聯模式;在線路導通時, 是以串聯模式來控制的:電子開關比繼電器先導通.而在斷開時,繼電器與電子 開關卻是并聯模式,電子開關比繼電器后斷開.也就是說,本發明同時使用串聯、 并聯的模式來達到控制電子開關及繼電器的通斷,在導通及斷開時,都能避免電 弧的形成,也不會受到線圈儲能作用產生“反向偏置電壓”的影響??煽康叵? 了繼電器金屬接觸點電弧的發生,避免了繼電器金屬接觸點的損傷,從而延長繼 電器的工作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電路結構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延長繼電器工作壽命的裝置,由繼電器及其控制電路和電子開關所組成, 其構成是:電子開關U1初級的發光二極管LED1兩端分別與電阻R1,電阻R2相 接,電子開關U1次級的固態雙向兩極管的一端與電阻R5相接,電阻R5的另一 端與雙向兩極管Q2的一端和繼電器一個觸點相接,電子開關U1次級的固態雙向 兩極管的另一端與雙向兩極管Q2的控制端和電阻R6的一端相接,電阻R6的另 一端與雙向兩極管Q2的另一端和繼電器的另一個觸點相接;電阻R2的另一端與 電阻R3、電阻R4相接,電阻R3的另一端與三極管Q1的發射極和控制電壓B端 相接;電阻R4另一端與三極管Q1的基極相接;繼電器線圈兩端并接二極管D1,二 極管D1正端接三極管Q1的集電極,二極管D1負端接控制電壓A端,并與電阻 R1的另一端相接。
所述的控制電壓A端和B端是由使用繼電器的直流電壓提供,或是由交流電 經電感L1電容C1濾波、二極管橋式全波整流、再由電容C2濾波后形成的直流 電壓AB提供。
所述的光耦電子開關U1,其次級也可以是固態三極管,固態開關,固態二極管, 或光電耦合固態開關;光耦電子開關U1也可以是電磁耦合開關,如帶線圈式高 速磁敏開關,或隅合式開關。
所述的雙向兩極管Q2也可以是其他固態開關如單向可控硅(SCR)、雙向可控 硅(TRIAC)、MOS場效應三極管(MOSFET)、IBGT,或電子開關部件或設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崢嶸;林忠生,未經高崢嶸;林忠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9945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