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高含水量體系的水合物抑制劑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93025.7 | 申請日: | 2009-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919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4-07 |
| 發明(設計)人: | 樊栓獅;杜娟;王燕鴻;郎雪梅;畢丹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7D1/08 | 分類號: | F17D1/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含水量 體系 水合物 抑制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氣水合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高含水量體系的水合物抑制劑。
技術背景
天然氣及石油流體的輸送管線中,各種低沸點烴類如甲烷、乙烷、丙烷和二氧化碳、 硫化氫等在一定的溫度、壓力條件下和水作用生成一類籠形結構的冰狀晶體,它是一種非 化學計量型固態化合物。油氣工業中,氣體水合物的生成會導致油氣運輸管道的堵塞,甚 至導致管線爆裂,給石油及天然氣的開采和運輸帶來諸多技術障礙和巨大的經濟損失。此 外,對于海上油氣田開發和深海域管道輸送,水合物問題尤為突出,因為海底的水溫和壓 力條件都很適合水合物的生成。例如在約1MPa的壓力下,乙烷在低于4℃的溫度下可形成 水合物,在3MPa壓力下乙烷在低于14℃的溫度下就可生成水合物。而此類溫度、壓力條 件在實際的油氣開采、輸送的許多操作環境也并非罕見。如何防止水合物的生成成為石油 天然氣行業關注的重點問題。
常用的水合物防治方法,主要是通過脫水、加熱、減壓和加入熱力學抑制劑,使體系 不具備生成水合物的熱力學條件,或者將一種或者幾種方法聯合起來。傳統的熱力學抑制 法,即加入熱力學抑制劑,使水合物的相平衡曲線向較低的溫度或較高的壓力方向移動, 以達到抑制水合物生成的目的。熱力學抑制劑主要包括醇類和鹽類,這些方法雖然取得了 一定的抑制或者預防效果,但具有耗量大、成本高、回收難、毒性大等缺點。例如甲醇的 大量使用對環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鹽類主要是其無機鹽水溶液(電解質稀溶液),包括 氯化鈉、氯化鈣、氯化鎂、氯化鋰等,其大量使用會對管道產生極強的腐蝕作用。
目前,國內外將研究重點集中于低劑量水合物抑制劑,包括動力學抑制劑和防聚劑。 這類抑制劑加入濃度很低,不影響水合物生成的熱力學條件,可在水合物形成的熱力學條 件下推遲水合物的成核和晶體生長時間,而不出現水合物堵塞現象。但動力學抑制劑受過 冷度的限制,應用范圍較小。防聚劑通常是具有疏水性和親水性基團的一類分子,它們允 許水合物生成,同時防止水合物顆粒生長和晶粒的聚結,是水合物顆粒分散于流體中,從 而達到防止聚集的效果,保證流體安全輸送。防聚劑不能阻止管線中氣體水合物的形成, 但可使水合物難以聚結,且可在比動力學抑制劑更高的過冷度下使用,其用量僅是熱力學 抑制劑的極小一部分,但在體系的含水量高于50%(高含水量體系)時效果不佳,甚至失 去防聚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適用于高含水量體系的水合物抑制 劑。本發明抑制劑受過冷度、含水量及操作條件的限制小,適用于油氣水三相或油水兩相 共存體系,尤其適用于含水量為50%~80%的輸送管線(或油井),同時充分發揮了防聚劑 抑制水合物聚結的效果,具有適用性廣,成本低廉的特點。
本發明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適用于高含水量體系的高效水合物抑制劑,是防聚劑、可溶性醇類和鹽類的混合 物。水合物抑制劑是由防聚劑、可溶性醇類與鹽類混合而成。
所述的混合物中各成分的重量比為防聚劑∶可溶性醇類∶鹽類=0.05~0.15∶1~3∶0.5~1.5。
所述的可溶性醇類包括甲醇、乙醇、乙二醇或異丙醇中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鹽類包括氯鹽、尿素或硝酸鹽中一種或多種。氯鹽如氯化鈉、氯化鎂、氯化鈣。
所述的防聚劑采用季銨鹽類表面活性劑,包括含有2~3個正丁基、正戊基或異戊基的 季銨鹽、四丁基溴化銨(TBAB)或四戊基溴化銨。
所述的防聚劑采用山梨醇酐單月桂酸酯(Span20)、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Span65)、 失水山梨醇單油酸酯(Span80)或單硬脂酸甘油酯中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防聚劑采用山梨醇酐單月桂酸酯、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單油酸 酯、單硬脂酸甘油酯中一種與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Tween65)或聚氧乙烯失水 山梨醇三油酸酯(Tween85)的混合物。
本發明水合物抑制劑的防聚劑與體系中水的質量比為0.5%~1.5%,可溶性醇類與體系 中水的質量比為10%~20%,鹽類與體系中水的質量比為5%~15%。所述的體系為油氣水三 相或油水兩相共存體系,含水量優選在50%~80%。此外,對于含水量低于50%的體系也能 達到較好的防聚效果。考慮到實際輸送的油氣中的水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鹽度,因此可根據 實際情況的鹽量考慮是否添加鹽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9302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止泡沫從烹調器具泄露的裝置
- 下一篇:滑動摩擦減小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