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臨界CO2萃取番木瓜籽油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92336.1 | 申請日: | 2009-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245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書成;高加龍;鄧楚津;章超樺;吉宏武;郝記明;張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1B1/10 | 分類號: | C11B1/10 |
| 代理公司: | 湛江市三強專利事務所 44203 | 代理人: | 龐愛英 |
| 地址: | 524025 廣東省湛***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臨界 co sub 萃取 番木瓜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及生物工程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超臨界CO2萃取番木瓜籽油及方法。
背景技術
番木瓜籽含油量達30%左右,其組成以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為主,其含量高達70%以上。油酸能維持“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平衡濃度,以保證體內對膽固醇的需求量;油酸能阻止動脈粥樣硬化,調節血脂,降低血壓,降低血黏度,預防血栓的形成,保護心臟免受冠心病的危害,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油酸還可以適度地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脂類代謝,對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因此,番木瓜籽油是一種優質的天然植物油,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可為保健食品和藥品的研發提供寶貴的基料。
目前,提取油脂的方法多為壓榨法或者有機溶劑提取法。壓榨法的油脂提取率較低,有機溶劑提取法不但工藝流程長、能耗高和嚴重污染環境,而且有有機溶劑殘留,嚴重影響了油脂的使用。超臨界CO2萃取技術是化工領域近30年來研究發展起來的高效物質分離技術,該項技術的最大優點是以CO2為溶劑,無毒,不存在溶劑殘留和環境污染,萃取是在無氧狀態下進行,可防止萃取有效成分的氧化。目前番木瓜籽油市場上還沒有商品出現,有關用超臨界CO2萃取番木瓜籽油的研究也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超臨界CO2萃取番木瓜籽油的方法,將番木瓜籽烘干、粉碎、裝入料筒密封,通入CO2,升溫升壓,使CO2成為超臨界流體在萃取釜中與番木瓜籽混合萃取,然后減壓實現番木瓜籽油與CO2的分離制得番木瓜籽油,達到無毒,不存在溶劑殘留和環境污染的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其包括如下步驟:
(1)粉碎將洗凈的番木瓜籽在50℃~80℃烘干,粉碎到20~50目,置于萃取釜的料筒中,密封;
(2)萃取開啟CO2鋼瓶,CO2經氣體凈化器I進入制冷設備中液化,然后由高壓泵經凈化器II、加熱器泵入萃取釜,升壓到15MPa~35MPa,控制萃取釜溫度為30℃~55℃,使CO2成為超臨界流體在萃取釜中與番木瓜籽混合萃取,萃取3h~5h;
(3)分離溶解有番木瓜籽油的CO2從萃取釜頂部流出,經減壓進入分離系統,分離釜I的壓力控制在8MPa~12MPa,溫度控制在30℃~55℃,分離釜II的壓力與后路保持一致,溫度控制在30℃~55℃,在此條件下,番木瓜籽油與CO2實現良好分離,并從分離釜底部放出,CO2從分離釜頂部流出,經凈化器I進入制冷設備,循環使用。
本發明的優點是:工藝流程簡單,萃取效率高,產品質量好,無溶劑殘留,對環境無污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案
下面結合工藝流程圖和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但不意味著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實施例1
(1)將1kg番木瓜籽洗凈烘干,粉碎至40目后置于1L萃取釜的料筒中;
(2)打開制冷和冷循環,冷箱溫度設為0℃;將萃取釜溫度設為50℃,分離釜I的溫度設為45℃,分離釜II的溫度設為55℃,然后開啟CO2鋼瓶,CO2經氣體凈化器I進入冷箱中液化,然后啟動高壓泵,將CO2經凈化器II和加熱器泵入萃取釜,升壓到25MPa,使其成為超臨界流體在萃取釜中與番木瓜籽充分混合,使其番木瓜籽油溶解到CO2中;(3)溶解有番木瓜籽油的CO2從萃取釜頂部流出,進入降壓系統,為了實現油脂和非脂類物質的完全分離,減少后續處理工作,采用二級分離釜對其進行分離,調節分離釜I的壓力為10MPa,分離釜II的壓力保持與后路一致。番木瓜籽油與CO2在分離釜I中分離,并從分離釜I底部放出,CO2攜帶非脂類物質進入分離釜II,在分離釜II中實現與CO2的分離,CO2從頂部流出,凈化器I進入冷箱液化,循環使用。萃取3h后,收集番木瓜籽油285g,萃取率為28.5%。
實施例2
(1)將1kg番木瓜籽洗凈烘干,粉碎至30目后置于1L萃取釜的料筒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海洋大學,未經廣東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9233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固體表面清洗劑
- 下一篇:一種交聯酸加砂壓裂酸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