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導管細菌生物被膜感染動物模型的構建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90813.0 | 申請日: | 2009-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587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03 |
| 發明(設計)人: | 余加林;李芳;鄒志慧;蘆起;李祿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31/00 | 分類號: | A61M31/00;C12N1/2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弘旭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韶紅 |
| 地址: | 400014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管 細菌 生物 感染 動物 模型 構建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導管細菌生物被膜感染動物模型的構建方法,特別是一種氣管導管細菌生物被膜感染動物模型的構建方法,屬于醫學模型領域。
背景技術
近年來,經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的治療已成為搶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治療手段。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機械通氣治療帶來的嚴重并發癥,發生率和死亡率較高,病情反復,抗生素療效差,是臨床面臨的棘手問題。機械通氣患者氣管導管細菌生物被膜的存在已被大量研究證實,近年來在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病機制研究中,發現氣管導管細菌生物被膜與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之間存在密切相關性。細菌生物被膜是細菌黏附于活性或惰性材料表面形成的與浮游細胞相對應的生長方式,由細菌和自身分泌的胞外基質組成,使細菌耐藥性增加,感染難以清除,從而成為一個持續存在的感染源,是導致慢性感染的一個重要原因。細菌生物被膜相關性的感染已成為臨床上非常棘手的問題,所以,建立一種新型的更符合臨床實際情況的、簡單、可靠的氣管導管相關性細菌生物被膜感染模型,用以進行氣管導管相關性細菌生物被膜感染的體內研究,從而進一步開發抗氣管導管相關性細菌生物被膜藥物及藥物篩選、療效評價是臨床上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針對細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干預進行了大量的體外研究,但針對氣管導管相關性生物被膜的體內研究相對較少。而進行體內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氣管導管相關性細菌生物被膜感染的動物模型。目前,氣管導管相關性生物被膜感染的動物模型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將滅菌的導管插入氣管后,將一定量菌液通過導管注入肺內;另一種是將帶菌的導管在導管內針管的引導下經口插入氣管,將針管拔出后留置導管于氣管內。前者與臨床上氣管導管相關性生物被膜感染的實際形成過程不相符合,且主要反映的不是氣管內而是肺內細菌生物被膜形成情況;后者操作復雜、技術要求高,同時在操作的過程中易破壞導管上的生物膜,影響實驗準確性,且導管在氣管內不固定,易造成導管脫落、丟失,使實驗失敗。因此,基于以上模型的體內研究所得出的結果對于臨床治療的應用價值也受到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建立一種簡單易行、對研究者技術要求低,模型制作成功率高,能有效模擬體內氣道微環境的導管相關性細菌生物被膜感染動物模型的構建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導管細菌生物被膜感染動物模型的構建方法,包括:體外構建附著細菌生物被膜的導管,將導管固定在實驗動物氣管內,對動物模型相關指標進行鑒定。
所述實驗動物是SD大鼠。
具體地說,所述附著細菌生物被膜導管的體外構建方法是挑取細菌接種于培養液中培養,接種菌液于無菌蓋玻片上培養,得到成熟細菌生物被膜。
更具體地說,附著細菌生物被膜導管的體外構建中,所述用于接種的細菌是銅綠假單胞菌臨床分離株單菌落;培養液為L-Broth培養液;培養條件是37℃,200rpm,過夜培養;接種于無菌蓋玻片的菌液是分光光度計測定OD600值為0.5的菌液;所述無菌蓋玻片是作為細菌生物被膜生長的載體,帶有24孔細胞培養板,尺寸是8mm×8mm,其細胞培養板是容納菌液的;生物被膜培養方式是隔日換液,培養周期為7天。
上述導管在實驗動物氣管內的固定方法是:切開實驗動物的氣管,將附著細菌生物被膜的導管插入并縫在氣管內。
本發明分別經術后第4天和第7天處死SD大鼠,對SD大鼠相關指標進行常規鑒定,包括:導管上銅綠假單胞菌生物被膜形態的SEM檢測、導管菌落計數、肺部病理改變和/或肺部菌落計數進行鑒定。
本發明通過將體外培養的附著細菌生物被膜的導管固定在實驗動物如大鼠的氣管內,有效地模擬了體內氣道微環境,使得導管上的細菌生物被膜能夠在氣管微環境中穩定地形成和發展,獲得的細菌生物被膜的生理形態與實際相似、且穩定性好,從而為進一步開發研究抗氣管導管相關性細菌生物被膜的藥物及其藥物的篩選提供了可靠的細菌生物被膜來源。同時,該構建方法操作簡單,技術、設備要求低,成功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中各組導管上銅綠假單胞菌生物被膜形態掃描電鏡圖。
圖2為各組大鼠肺部病理改變掃描電鏡圖(x?200)。
具體實施方式:
1.附著細菌生物被膜導管的體外構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未經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9081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