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紅外遙控信號中繼器及其控制方法無效
申請號: | 200910189305.0 | 申請日: | 2009-12-23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103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29 |
發明(設計)人: | 敬奕艷;王興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8C23/04 | 分類號: | G08C2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順天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053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紅外 遙控 信號 中繼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紅外遙控相關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紅外遙控信號中繼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紅外遙控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紅外遙控發射器主要采用紅外發射二極管,紅外發射二極管的內部材料不同于普通發光二極管,通過在紅外發射二極管兩端施加一定電壓使其發出紅外線。紅外遙控信號是一連串的二進制脈沖碼,為了使其在無線傳輸過程中免受其它信號的干擾,通常將該二進制脈沖碼在特定的載波頻率上進行調制后再經紅外發射二極管發射出去。紅外遙控接收器用于接收紅外線遙控信號,并對其進行濾除、解調,將其還原成二進制脈沖碼。
但是,紅外遙控技術本身對距離和方位的要求較高,而目前的紅外遙控發射器的發射強度以及紅外遙控接收器的接收靈敏度都是固定的,若遙控距離較遠或運用場所干擾較大,將無法實現遙控功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紅外遙控信號中繼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之一是:構造一種紅外遙控信號中繼器,其設置在紅外遙控發射器和紅外遙控接收器之間,且與所述紅外遙控發射器和紅外遙控接收器通信連接,其包括:
紅外接收模塊:用于接收所述紅外遙控發射器發送的第一紅外遙控信號;
紅外處理模塊:用于對第一紅外遙控信號進行采樣判斷,從而產生第二紅外遙控信號;
紅外發射模塊:用于發射第二紅外遙控信號至紅外遙控接收器。
上述本發明所述的紅外遙控信號中繼器,所述紅外處理模塊采用微處理器來實現;
所述微處理器包含兩組I/O口,第一組I/O口為第一紅外遙控信號的輸入口,所述微處理器以一定頻率對經第一組I/O口輸入的第一紅外遙控信號進行采樣并判斷出第一紅外遙控信號的電平高低,并且依據第一紅外遙控信號的電平高低控制在第二組I/O口產生所述第二紅外遙控信號。
上述本發明所述的紅外遙控信號中繼器,所述一定頻率為第一紅外遙控信號的頻率的整數倍且至少為2倍。
上述本發明所述的紅外遙控信號中繼器,所述第一紅外遙控信號與第二紅外遙控信號的頻率相同。
上述本發明所述的紅外遙控信號中繼器,所述紅外發射模塊包括紅外發射二極管。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之二是:構造一種紅外遙控信號中繼器的控制方法,該紅外遙控信號中繼器設置在紅外遙控發射器和紅外遙控接收器之間,且與所述紅外遙控發射器和紅外遙控接收器通信連接,該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S1:接收紅所述外遙控發射器發出的第一紅外遙控信號;
S2:對第一紅外遙控信號進行采樣判斷,從而產生第二紅外遙控信號;
S3:發射第二紅外遙控信號至所述紅外遙控接收器。
上述本發明所述的紅外遙控信號中繼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步驟S2通過微處理器來實現;
所述微處理器包括包含兩組I/O口,第一組I/O口為第一紅外遙控信號的輸入口,所述微處理器以一定頻率對經第一組I/O口輸入的第一紅外遙控信號進行采樣并判斷出第一紅外遙控信號的電平高低,并且依據第一紅外遙控信號的電平高低控制在第二組I/O口產生所述第二紅外遙控信號。
上述本發明所述的紅外遙控信號中繼器的控制方法,所述一定頻率為第一紅外遙控信號的頻率的整數倍且至少為2倍。
上述本發明所述的紅外遙控信號中繼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第一紅外遙控信號與第二紅外遙控信號的頻率相同。
上述本發明所述的紅外遙控信號中繼器的控制方法,在所述步驟S3中,通過紅外發射二極管發射所述第二紅外遙控信號。
實施本發明的紅外遙控信號中繼器及其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的紅外遙控信號中繼器設置在紅外遙控發射器和紅外遙控接收器之間,通過對紅外遙控發射器發出的紅外遙控信號進行采樣判斷,產生新的紅外遙控信號,起到了將紅外遙控發射器發出的紅外遙控信號增強的中繼作用,并且減少了紅外遙控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引入的外界干擾,可使紅外遙控接收器接收到的紅外遙控信號更準確。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紅外遙控信號中繼器的結構方框圖;
圖2是本發明紅外遙控信號中繼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893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