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治泥鰍、黃鱔赤皮病的中藥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85250.6 | 申請日: | 2009-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082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常先苗;董在良;劉青;楊清遠;唐復興;趙林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先苗 |
| 主分類號: | A61K36/52 | 分類號: | A61K36/52;A61P31/04;A61K31/7004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專利商標事務所 34113 | 代理人: | 朱恒蘭 |
| 地址: | 2334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治 泥鰍 黃鱔 赤皮病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水產品疾病的藥物,具體的說是一種防治泥鰍、黃鱔赤皮病的中藥。
背景技術:
赤皮病是泥鰍、黃鱔的常見病之一,病原體為熒光假單胞菌,癥狀為泥鰍、黃鱔體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發炎,特別是兩側和腹部最明顯,常爛去一段。體表組織被破壞,出現塊狀紅斑,有時也充血發炎。魚的體表完整無損時,病原體無法侵入魚的皮膚,只有魚體受機械損傷或凍傷,或體表被寄生蟲損傷時,病菌才能乘虛而入,引起發病,此病流行區域比較廣,且終年可見,常與爛鰓、出血癥并發,如不及時防治,會造成泥鰍、黃鱔的大批死亡。現有技術主要是用二氧化氯等化學藥品進行消毒,殺菌,污染環境,負面影響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方便、效果好、醫療成本低、無毒副作用的防治泥鰍、黃鱔赤皮病的中藥。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防治泥鰍、黃鱔赤皮病的中藥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數配比如下:
楓楊樹葉47-52
楓香樹葉47-52
多維和電解質0.5
葡萄糖粉0.5
防治泥鰍、黃鱔赤皮病的中藥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數最佳配比為:
楓楊樹葉49.5
楓香樹葉49.5
多維和電解質0.5
葡萄糖粉0.5
防治泥鰍、黃鱔赤皮病的中藥,其制備方法為:
(1)將楓楊樹葉、楓香樹葉干燥、粉碎備用;
(2)按比例準確稱取干燥、粉碎后的楊樹葉、楓香樹葉,多維和電解質和葡萄糖粉,將各組分混合均勻;
(3)將混合均勻的中藥與黃土按1∶30的比例混合均勻,將混合物加工成多孔長方體藥磚。
本發明防治泥鰍、黃鱔赤皮病的中藥組分中,楓楊樹葉和楓香樹具有很好的解毒、止血和止痛作用,多維和電解質具有迅速補充體內離子平衡,快速恢復體能的功效,楓楊樹葉、楓香樹葉、多維電解質、葡萄糖組合后對泥鰍、黃鱔的赤皮病具有很好的療效,并能使得病的泥鰍、黃鱔體能得到迅速的恢復。
本發明使用簡單,藥物成本低,無污染,對赤皮病有較好的療效。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防治泥鰍、黃鱔赤皮病的中藥,準確稱取干燥后的楓楊樹葉495g,楓香樹葉495g,多維和電解質5g,葡萄糖粉5g,將楓楊樹葉、楓香樹葉粉碎,將粉碎后的楓楊樹葉、楓香樹葉與多維和電解質、葡萄糖粉四種組分均勻混合。將混合后的中藥與30000g黃土均勻混合,將混合物加工成多孔長方體藥磚。將加工好的藥磚放在泥鰍、黃鱔等經常棲息的地方即可。
實施例2:
防治泥鰍、黃鱔赤皮病的中藥,準確稱取干燥后的楓楊樹葉470g,楓香樹葉520g,多維和電解質5g,葡萄糖粉5g,將楓楊樹葉、楓香樹葉粉碎,將粉碎后的楓楊樹葉、楓香樹葉與多維和電解質、葡萄糖粉四種組分均勻混合。將混合后的中藥與30000g黃土均勻混合,將混合物加工成多孔長方體藥磚。將加工好的藥磚放在泥鰍、黃鱔等經常棲息的地方即可。
實施例3:
防治泥鰍、黃鱔赤皮病的中藥,準確稱取干燥后的楓楊樹葉480g,楓香樹葉510g,多維和電解質5g,葡萄糖粉5g,將楓楊樹葉、楓香樹葉粉碎,將粉碎后的楓楊樹葉、楓香樹葉與多維和電解質、葡萄糖粉四種組分均勻混合。將混合后的中藥與30000g黃土均勻混合,將混合物加工成多孔長方體藥磚。將加工好的藥磚放在泥鰍、黃鱔等經常棲息的地方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先苗,未經常先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8525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散熱功能及配光最佳化的LED光源模塊
- 下一篇:一種閥門的閥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