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產柴油和丙烯的催化轉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80371.1 | 申請日: | 2009-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512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崔守業;許友好;胡志海;陳昀;董建偉;馬建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G69/04 | 分類號: | C10G69/04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景朝;龐立志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柴油 丙烯 催化 轉化 方法 | ||
1.多產柴油和丙烯的催化轉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油在反應器內與粗粒徑分布的催化劑接觸進行反應,反應溫度、重時空速、催化劑與原料油重量比足以使反應得到包含占原料油12~60重%催化蠟油的反應產物,其中所述重時空速為25~100h-1,所述反應溫度為450~600℃,所述催化劑與原料油重量比為1~30,催化蠟油進入加氫裂化裝置進一步處理。
2.按照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油選自或包括石油烴和/或其它礦物油,其中石油烴選自減壓瓦斯油、常壓瓦斯油、焦化瓦斯油、脫瀝青油、減壓渣油、常壓渣油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其它礦物油為煤液化油、油砂油、頁巖油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3.按照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劑包括沸石、無機氧化物和任選的粘土,各組分分別占催化劑總重量:沸石1~50重%、無機氧化物5~99重%、粘土0~70重%,其中沸石為中孔沸石和任選的大孔沸石,中孔沸石占沸石總重量的51~100重%,大孔沸石占沸石總重量的0~49重%,中孔沸石選自ZSM系列沸石和/或ZRP沸石,大孔沸石選自Y系列沸石。
4.按照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粒徑分布的催化劑的篩分組成為小于40微米的顆粒占所有顆粒的體積比例低于10%。
5.按照權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粒徑分布的催化劑的篩分組成為小于40微米的顆粒占所有顆粒的體積比例低于5%。
6.按照權利要求4或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粒徑分布的催化劑的篩分組成為大于80微米的顆粒占所有顆粒的體積比例低于15%。
7.按照權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粒徑分布的催化劑的篩分組成為大于80微米的顆粒占所有顆粒的體積比例低于10%。
8.按照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器選自提升管、等線速的流化床、等直徑的流化床、上行式輸送線、下行式輸送線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或同一種反應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組合,所述組合包括串聯或/和并聯,其中提升管是常規的等直徑的提升管或者各種形式變徑的提升管。
9.按照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個位置將所述原料油引入反應器內,或在一個以上相同或不同高度的位置將所述原料油引入反應器內。?
10.按照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應溫度為460~580℃,重時空速為30~80h-1、催化劑與原料油重量比為2~15。
11.按照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應溫度為480~540℃。
12.按照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時空速為40~60h-1。
13.按照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劑與原料油重量比為3~14。
14.按照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在壓力為0.10MPa~1.0MPa下進行。
15.按照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將反應產物和催化劑進行分離,催化劑經汽提、燒焦再生后返回反應器,分離后的產物包括丙烯、高十六烷值柴油和催化蠟油。
16.按照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蠟油為初餾點不小于260℃的餾分,氫含量不低于10.5重%。
17.按照權利要求1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蠟油為初餾點不小于330℃的餾分,氫含量不低于10.8重%。
18.按照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氫裂化得到的加氫裂化尾油作為多產柴油裝置、本反應器、加氫裂化裝置、蒸汽裂解裝置、其它反應器中的一種或多種設備的原料。
19.按照權利要求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產柴油裝置反應溫度為400~650℃,油氣停留時間為0.05~5秒,反應壓力為0.10MPa~1.0M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8037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位置提示裝置與鏡頭調整模組
- 下一篇:顯示面板測試系統及其微探針裝置





